课程中心组织召开中小学课程整体育人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5-11-18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lijing

 微信图片_20251118083643_116_6.jpg

大会合影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文件精神,聚焦“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目标,20251113日,以“思政铸魂润心灵 跨科融通育全人”为主题的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课程整体育人研讨会在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成功召开

课程改革服务于课堂。课堂展示呈现了大思政铸魂跨学科融合,覆盖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既有国家课程的创新实施,也有特色校本课程的生动呈现。

大会交流阶段,区域联动传递育人新成果。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孙迅致辞,从区域层面阐述了大思政引领下课程整体育人的改革思路与实践成效。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曾庆玉详细介绍了朝阳区在课程整体育人方面的深入探索与丰富经验。呼家楼中心小学教育集团马骏校长以《大思政引领下“跨学科课程群”的构建与实施》为题,分享了学校将大思政与跨学科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学科+课程群、“项目+”课程群、“AI+课程群”等成果为小学育人模式创新提供了生动样本海淀区红英小学校长陈淑兰则带来《小学大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的主题报告,展现了学校在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方面的特色路径。课程沙龙环节多位专家多维剖析融合育人新路径从区域统筹、学校实践、学科融合、学生成长等共同探讨“思政铸魂 跨科融通”的核心路径。专家点评环节,北京开放大学张祥兰教授对成果报告与课程沙龙进行精准点评,梳理了课程育人的核心要点与改进方向;北京师范大学郑葳教授从理论高度与实践维度提供专业指导,让参会者对课程整体育人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课程中心主任王凯进行了会议总结他认为呼家楼中心小学在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基础上,不断地研究升级,将跨学科从教育政策的“新增量”逐渐打造成学校育人“硬资产”。同时提出,跨学科教育存在课程、学科、教师、学习四方面核心问题,需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重构课程、用跨学科补学科空隙、借资源体系助教师成长,从而实现思政引领下综合育人的方向。

面向未来,课程整体育人项目组将会持续深化大思政引领下学校课程建设,让思政教育真正融入课堂、浸润心灵,为培养时代新人筑牢坚实根基生发成长力量

 

供稿部门:课程中心

/图提供: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