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课程整体育人研讨会日前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 2025-11-03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lijing

大会全景合影
为贯彻《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和《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探索新时期如何将国家育人蓝图转变为学校施工图和学生成长效果图。2025年10月24日,大思政引领下北京市中小学课程整体育人暨五一小学“幸福成长”课程建设研讨会隆重召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王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胡定荣教授,海淀区教育工委吴谨副书记,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吴颖惠院长,海淀区教委基教一科李巍科长,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宋世云主任、东道主五一小学党委彭欣书记、闫志玮校长,以及来自市内外教育系统代表与科研专家450余人齐聚一堂,共研课程创新,共话育人使命。本次会议以“五育并举筑根基,课程创新育全人”为主题,着力探讨了义务教育课程整体育人的时代使命。会议由课程中心江峰主持。
吴谨在致辞中指出,要将“大思政”理念深度融入课程建设,将国家育人蓝图转化为学校的实践行动。她认为,教育改革应在理念中生根,在实践中见效,为课程育人注入持续动力,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闫志玮以《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幸福的光彩》为题作成果报告,回望五一“幸福成长”课程体系的建设之路。她指出,五一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被认可。幸福,是孩子们在成长中不断超越自我的力量。
宋世云主持课程沙龙,来自朝阳、房山、海淀等区的教育同仁共聚五一,共探课程整体育人的创新路径和幸福教育的方向。“现场连线”环节,主持人邀请参会教师即席分享感受,幸福在聆听与共感中回响。
吴颖惠与胡定荣分别作了专家点评。吴院长指出,整体育人要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学科实践实现知识迁移,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学习的意义,形成幸福学习的能力与品质,使幸福成为教育的内在逻辑。胡教授从国家战略高度阐释了课程整体育人的协同价值,指出课程创新应以文化、理论、实践、制度的创新为基石,转化为课堂的新范式。
王凯主任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幸福成长教育以儿童为中心,幸福成长课程以“大思政”为根,贯通育人通道,以情境、任务、角色、问题为核心,培养了小学生“创造新价值、勇于担责任、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面向未来要以要素价值、关系价值、内在价值和成长价值为依托,实现课程向人的转化,用完整课程培育完整的人。
下午,五大分论坛同时启幕——思政铸魂、身心赋能、劳动砺行、科创未来、融合育人。教育界代表与专家围绕“课程整体育人”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开启了“大思政”为课程整体育人铸魂、“大课程”为学生幸福成长润心的新征程,为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课程整体育人掀开了新篇章。
供稿部门:课程中心
文/图提供:江峰
<前一篇: 返回列表 <后一篇: 系统性构建 特色化发展 ——北京市中小学美育特色课程建设现场会日前顺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