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校改企”: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开始
发布时间: 2013-10-30 来源: 浙江教育报 发布者:xuxiang
阅读背景 我省是民营经济强省,也是民办教育大省。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总体上我省民办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全省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8174所,在校生数237.7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的24.8%,可谓“五分天下有其一”。 根据国家有关改革的总体部署,我省从实际出发,积极争取并承担了全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成为全国唯一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我省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旨在通过改革试点,有效发挥民办教育机制灵活的优势,形成促进民办学校办优办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选择性需求,加快构建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新格局。 我省采取“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点面结合、分步推进”的办法,选择“两市两县三校”(宁波市、温州市,安吉县、德清县,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先行试点,边规划,边试点,边突破。目前,各试点地区、学校都分别制定了试点方案,未列入试点的地区也都积极探索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教育领域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经过两年的努力,全省上下改革氛围更加浓厚,民办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改革试点初见成效。 “民校改企”: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开始 温州私立第一实验学校现为立可达控股有限公司和 以前,当地民众往往偏向于让孩子到公办学校就读,大部分民办学校也对“私立”一词避之唯恐不及。温州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处有关负责人说,温州私立第一实验学校敢于在校名中亮出“私立”,表明了学校的决心和信心。 当前,温州市民办教育改革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坚持系统改革、整体推进,着力清除和破解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障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民办教育改革‘温州样本’业已形成。”不少业内人士这么说。 “民校改企”:开启企业化运作之门 “以前我总感觉伸不开手,招生呀、收费呀,自主权太少,现在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学校可以改企,有那么多自由,我当然要试一下。”温州龙翔高级中学董事长陈金林一边挥舞着双手,一边说,大嗓门传遍了走廊。 陈金林口中的好政策指的是温州市不久前正式出台的《关于民办非企业法人学校改制为企业法人学校的办法》。也就是说,温州的民办学校可以完全企业化、市场化运营。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戚德忠表示,这一改制方法在全国首创,它完善了对温州市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 早在1998年,国务院就出台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包括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16类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在内,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这一“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制约,也成为民资投资教育产业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意味着,老板投钱办了民办学校后,即使学校赚了再多的钱,投资者也只能将赚来的钱用于学校的扩建或改进,不能归己所有。这制约了投资者的办学热情。 根据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确定的总体原则和实际情况,温州市按照营利性、非营利性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登记管理。也就是说,“民校改企”政策规定,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学校,将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进行登记管理,登记机关为民政部门;而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学校,登记机关为工商部门。可以说,民办学校将有可能突破“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束缚,光明正大地走向市场、企业化的道路,最大程度地追求投资回报。 “只要办好学校,只要交了税收,其余的收益都是我自己的。”有个董事长这么表示。按政策规定,登记为企业法人的民办学校,提供学历教育劳务所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由税务部门先征缴后再予以返还地方所得部分,该项税收优惠政策每所学校享受5年。 那么,如何改企呢?有意向改制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学校举办者,需要先注册成立企业法人学校,由原学校与新成立的企业法人学校签署协议,整体承接学生、教职员工以及相关的办学责任和义务,而后原学校进行资产清算,并申请注销。注销后的净社会资产由温州刚刚设立的民办教育公益基金会托管。对于净资产的处置方式,仍处于研究中。 记者了解到,启动分类管理登记以来,温州市430所民办学校中,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为大多数,有意向登记为企业法人的为86所学校。大部分学校还处于观望态度。 想尝试一下的是勇敢者,激活自己,激活学校。“这么多年,民办教育一直走的是公益教育的路子,为什么不试试走另一条道路?”温州市越秀学校执行董事长季秀兰反问记者,“给孩子一片不一样的蓝天,给我们企业家一个新的空间。”对于即将“企业化”的学校,陈金林有着更长远的打算:“学校的利润也将改善教师福利,民校教师待遇有望超越公办学校。我想办个特别的学校,家长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家长不用再把孩子送到杭州、北京,甚至国外了,我这里的教育是最好的。只要我们提高办学质量,家长就会接受更高的学费。只要家长出得起钱,我可以高薪聘请好教师教他们的孩子。” 在戚德忠看来,民办学校无论分流成事业性质的,还是企业性质的,它们在业务上仍归教育部门监管。未来创立民办学校的目标是,要么可以走慈善路线,由爱心人士投资设立,不为赚钱;要么进行金融融资,市场化运营,用良好的教育环境吸引生源,带动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民办学校改制成企业法人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税费,对于举办者而言或许是笔较大的支出。很多举办者不理解。”温州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处处长王永其说,而在资产处置、改登记程序、税收和土地等方面,没有现成的政策法规可以依照,操作起来很有难度。 面对问题,很多人有疑虑,有困惑,但不少举办者仍充满信心,认为“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开始”。 教师:看得见的光明未来 年轻教师李婷玉是安徽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在民办的温州瓯江小学试教了一年,成长很快,教学不错,学生很喜欢,学校明确表态要与她签订正式合同,她却纠结起来:“现在学校不错,但能长久吗?” 正在此时,温州包括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民办教育实验区系列政策出台。“看到可以解决社保问题,评职称与公办学校一样,所以签了正式聘用合同。”李婷玉说,“在这里,待遇不错,而且有培训机会。”现在学校每周有一次教研活动,都是区教研员和市级教坛新秀、名师引领的,这超过了普通公办学校。 政策规定凡取得相应教师任职资格,参加人事代理的民办学校教师,均按公办学校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单位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由民办学校承担。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的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费、住房公积金、困难救助等待遇。民办学校按照公办学校教师工资制度建立教师档案工资。教师在公办和民办学校任职期间,工龄、教龄连续计算。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按规定缴纳,由学校统一收取办理。 被誉为“每一节课都很美”的全国优秀教师黄小梅原来在名牌学校建设小学任教。此次,她选择了瓯江小学,吸引她的是可以在这里发挥更大的作用,更有成就感。“没有后顾之忧,我准备一直留在这里了。”她说,在一个单位工作很多年,难免会有倦怠感,换了学校,是个新起点,而且在民办学校,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更有空间。当然,学校的好生源也是吸引因素,可以有更多课外拓展,让原来“吃不饱”的学生“吃到更好的东西”。 学校董事长杨邦晓说,现在公办、民办教师流动畅通给民办学校吃了定心丸。政策规定,公办学校教师应聘到民办学校任教的,签订聘用合同后,工资由聘用学校发放,社会保险按有关规定执行。退休时按公办学校退休教师相关政策执行。对合同期满未续聘、本人愿意重新回到公办学校任教的公办教师,可通过直接考核的方式选聘;实行人事代理并按公办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的民办学校教师,可参加公办学校的招聘考核,一经录用,工龄、教龄予以连续计算。政府希望通过3年的努力,使公办、民办学校教师在实施健全的资格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上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自由流通。 校长林培明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分3个层次培养教师,一是年轻教师,二是普通教师,三是学科骨干,各有针对性。“现在民办学校愿意花力气培养教师了,不怕他们翅膀一硬就飞了。”而且只要符合条件,学校还能拿到补助。对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凡落实教师社会保障政策,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应缴部分,并落实当地民办学校教师工资指导线(最低工资不低于当地教师岗位绩效工资的70%)要求和相应的会计制度的,由当地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按当地上年度生均教育事业费标准给予相应补助。瓯江小学今年有300多名学生,根据条件,学校就拿到了100多万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还将民办学校教师纳入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系列、同要求、同待遇的教师培训计划中。民办学校要按照当年生均公用经费的10%和教职工工资总额的3%足额提取经费,用于培训教师和校长。 在推进过程中,随着改革试点政策的逐步落实,民办学校的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相应地,学校内部的办学环境也得到了较大改善,骨干教师流失率大大下降。一些学校反映,原来骨干教师年流动率甚至达到40%,但去年以来,由于最低工资的调整、社保政策的跟进,骨干教师渐渐趋向稳定;同时,从民办学校了解到,近两年是民办学校教师招聘形势最好的年份,应聘数量多、质量好;民办学校生源质量也在提高,如中通国际学校办学第二年报名人数与招生数之比就达到8∶1。 投资者:办学信心得到提振 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政策的强力推进,使民办学校的办学环境不断优化。民间资金举办教育热情得到激发,优质民办学校呈现快速扩张趋势。 记者来到乐清,投资1.6亿元、占地37.5亩的乐清育英学校的新校区已经有了雏形,准备11月结顶,明年启用。校长林方秋说:“我们要办当地高层次的学校,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学校是上海中同学校建筑研究所按国际先进的标准设计的。”负责施工的主管张东华说:“学校真愿花大价钱,一个教室就有100平方,设计和造价远远高于同类学校。”乐清育英学校办学已经有20年了,在当地口碑极好,到了招生季节,条子满天飞,林方秋常常躲着,手机都不敢开。囿于学校原有的条件,虽然声誉很好,也不能多招学生。温州新政出台后,育英教育集团董事长黄纪云增添了信心,决定投资再办新校区。 同在乐清,有个现代化的幼儿园拔地而起。这个投资8000多万元的幼儿园,是爱绿教育集团的一员,是当地几位投资者委托爱绿教育集团董事长杨爱绿合作举办的。“爱绿”是全国的知名品牌,现在旗下已经有了35个幼儿园。杨爱绿说:“温州的老板很多,他们希望孩子到一流的幼儿园学习。以前他们会把孩子送到大城市去,现在有了这样高水平的幼儿园,自然就留下来了。原来对投资有顾虑,新政给我们保驾护航了。” 据王永其介绍,今年,永嘉瓯北高中成功引进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创办温州翔宇中学。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计划在平阳县建设占地300亩的教育综合体,在瑞安市建设占地200亩的新纪元学校新校区;森马集团投资2.7亿元,在瓯海区民办教育园区内创办了占地150亩的温州市森马新教育学校;温州市直属外国语学校等7个项目在招商中。据6月份的统计显示,今年民办学校计划新投资达15亿元以上,优质民办学校呈现快速扩张趋势。
<前一篇: 温州民办教育新政十大创新点 <后一篇: 黄新茂:解读浙江省民办教育新政的若干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