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创造,让学生学习更主动

发布时间: 2022-04-22 13:33:03 来源: 基教研中心 发布者:baoguangyu

 ——基于设计性任务的高三物理课堂教学研讨会人大附中活动纪实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入探索高三后期复习策略,2022420日,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办,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高三物理课堂教学研讨会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本次研讨会主题为“设计创造,让学生学习更主动”,旨在以设计性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主动、持续、深入的思维。

图片1.JPG

研讨会由人大附中物理教研组组长刘永进老师主持,人大附中高江涛副校长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崔琰老师分别致辞,高校长感谢了市基教研中心对人大附中物理教研教学工作的大力指导和帮助,崔老师代表进修学校肯定了人大附中物理组教育教学的优异成绩。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教授莅临活动并全程听课评课。人大附中副校长于秀娟、黄群飞、丁利等领导现场参与研讨活动,人大附中物理组及其他学科组的教师参与听课,同时约6000余人次参与了线上观课研讨活动。

图片2.jpg

 

图片3.jpg

 

 图片4.JPG

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物理教研员张玉峰老师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意图和安排,作了题为设计性任务驱动高三物理后期复习的主题发言,重点说明了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思路与策略。从去年的科学思想方法进课堂到今年的设计创造,让学生学习更主动主题,为了让学生在设计创造中学会思考和学会创新,他进行了从设计设计性任务基于设计性任务的学习的概念说明。从国家政策和认知角度看,基础教育需要为国家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创新和会合作的人才。他阐述了设计性任务驱动的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设计性任务承载学科大概念并驱动学习,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学习或者调用知识与方法,在任务完成中发展科学素养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他表示这种学习注重过程性、设计性、整合性、迭代性和反思性等特点,并给出了创设设计性任务的思路与策略。

图片5.JPG

 

图片7.JPG

 

图片8.JPG

 

接下来的现场课堂教学环节,人大附中陈伟孟、段宝维、周晶、陈若冰四位教师进行了以“电子的控制与应用”为课程专题的教学展示。基于学生依据任务目标所作的课前设计,在设计任务拆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化讨论和迁移拓展,四位教师分别以《电子束的产生》、《电子的加速》、《电子束的分离》、《电子的显像》为主题进行了现场上课展示。基于设计性任务的课堂展示,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驱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产生创意、实践创意和完善创意,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结合,引导学生展开创意和实践的反思。在设计性任务的课堂中,教师做到了充分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各种设计进行点评、提问和启发,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我们能够感受到学生创意思维的火花,以及学生勇于思考、敢于表达、乐观积极的心态。

图片9.JPG

 

 图片10.JPG

 

图片12.JPG

 

研究课后,人大附中陈伟孟老师介绍了这次课程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段宝维、周晶和陈若冰三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考。经过以知识整合为主线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后,如何有效组织二轮复习一直是高三物理教学的难点。特别是,经过一轮高强度复习后学生普遍进入疲惫期,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主动性不高。授课教师在张玉峰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系统的二轮复习课程设计,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精准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准备,找到了适切的课题,设计了同一大主题下不同具体任务的四节课程。通过设计性任务的实践,教师的观念实现了从最初的能不能做,到后来的就应该这么做的转变,授课教师在任务驱动中完成了观念的转变和专业的发展。他们讲到,设计性任务课程的设计,虽然呈现的是4节课,但实际上衍生出来的是4n节课,课程的设计为高三复习的教学开拓了思路,打开了视野,使得老师们有了更高的站位,课堂教学也更加的得心应手。在准备过程中,海淀区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室教研员马朝华、崔琰、琚鑫等老师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心指导。课程以设计性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并融合了物理学科大概念与物理思想方法,让学生在完成设计性任务过程中发展物理学科素养,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图片17.JPG

 

图片18.JPG

 

图片19.JPG

 

图片20.JPG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教授对这次研讨展示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这种以设计性任务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以知识性为主线的教育模式,或许是“钱学森之问”的解决途径之一,中学教师能“做事”的精神是推动我国中学教育持续不断向前创新的动力源泉,设计性任务进行课程设计的探索应当持续下去,这是科学教育实现学科育人的有效途径,也希望老师们继续努力,提供更多的优质课程设计探索思路,为我国基础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21.JPG

 

图片22.JPG

(物理教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