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教研中心在密云区举办“聚焦主题研究,推动全域发展”全域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 2025-11-01 来源: 基教研中心 发布者:baoguangyu

副院长杨德军作主旨发言

密云区教委主任杨福军讲话

基教研中心副主任乔文军主持会议

教研共同体圆桌论坛:交流启智,同促发展
全学科全学段课例展示:教评融合,实践创新

10月30日,聚力同行,研以致远,为落实北京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市、区、校三级教研机构为主体的协同工作机制,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密云区教委、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携手举办以“育人导向下的区域教研实践:以教学评一致性赋能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北京市“教研共同体”密云区全域教研活动。活动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与学方式变革、学段教学方案设计、课堂与教研模式创新,搭建起区域教研成果展示与智慧共创平台,为推进市区课程改革与课堂提质再添动力。
副院长杨德军、基教研中心党总支书记詹伟华、副主任王建平和张咏梅、密云区教委主任杨福军、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院长赵向东等专家领导,以及全市各区教研部门干部教师、学校代表共计四千八百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活动。主会场展示和交流活动由基教研中心副主任乔文军主持。
杨福军衷心感谢市基教研中心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为密云区研修转型引路,助力搭建区域研修体系、破解教学现实难题。他介绍密云区深耕研修实践,以“研修员成长”理论学习项目为抓手、以“集智论坛”专题实践为载体,持续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的研修历程。并强调密云区研修学院要积极寻求市级专业支撑,深化与兄弟区联合教研、师资互训,推动教育从“学科教学”向“育人方式”跨越,惠及每名学生。
本次活动呈现的41节现场课,涵盖小、初、高三个学段,授课教师来自城乡11所学校,覆盖密云生态涵养平原和山区学校。展示课堂紧扣“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与真实学习问题,开展深度研讨,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与评价任务,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与闭环运行。教师在课堂中不仅注重知识的深度建构与思维的进阶发展,更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表现性评价等多元方式,动态诊断学习成效,及时优化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活动聚焦教研核心议题,分别以教研转型和学评一致性为方向的两场论坛展开深度研讨。论坛一由区教师研修学院副院长汪飞主持,特邀市区教研员及本区中小学校长,围绕区域研修方式转型实践探索,分享市区级研修转型路径与区域教研、校本教研融合之法。论坛二由副院长张鑫主持,专家团队深入探讨 “教学评一致性”,研究育人目标转化、学生发展导向评价模式,分析评价设计、教师发展等挑战对策,为一线教师提供系统指导。
杨德军在大会主旨发言中,肯定了密云区教育工作成效,指出在教师基本功建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制定上成果显著,通过融合本土资源与信息技术,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深化了教学质量。他强调教研的核心价值,提出教研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抓手,全域教研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促进教育公平,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最后,杨院长明确北京教育转型方向,指出北京市在推进教育转型过程中,将重点聚焦全域教研的五维度发展策略,全力推动教育系统实现全面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紧扣“教学评一体化”核心主题,结合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教学特点精准发力。市区教研员与学科教师齐聚一堂,围绕课堂提质路径展开深度交流。研修中,与会教研员和教师聚焦学科教学中评教融合的难点问题深入研讨,在思想碰撞中凝聚教学智慧。老师们走进课堂,沉浸式观摩实践课例,课后专家进行精准点评,既点明教学亮点,也明确改进方向,切实助力教师将评教理念深度融入教学实践,推动研修成果高效转化为课堂实效。
北京市“教研共同体”密云区全域教研活动圆满落幕。活动中,市、区、校三级教研力量联动,围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与实施”深入研讨,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与课堂质量提升。密云区通过示范课展示与成果交流,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也深化了教师对新时代教研转型的理解,为区域教育发展积累宝贵经验。未来,全市各区将持续深化区域教研转型,聚焦教育质量与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学评一致性实效,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基教研中心供稿)
< 前一篇: 返回列表 < 后一篇: 跨域联动聚力,京宁教研同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专职教研员跟岗研修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