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冯洪荣出席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闭幕会
发布时间: 2025-06-30 来源: 创新学院 发布者:zhuna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院长冯洪荣讲话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东城分院院长周林致辞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东城分院执行院长崔楚民介绍东城区数学节的创新推进
大会发布了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LOGO
大会表彰数学节优秀成果和组织单位
北京市政协常委、学习委员会主任郭文莉与东城区教委刘羽副主任等专家会前研讨后合影
6月18日,以“数艺融合,解码古都”为主题的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闭幕会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隆重举行。大会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主办,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东城分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承办,各区教委及区域分院协办。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院长冯洪荣,北京市政协学习委员会主任郭文莉,顺义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孟朝晖,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周林和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区域分院等领导出席会议。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市、区培养基地负责人,以及东城区教委相关科室、东城区教科院、东城区各中小学及校外单位科学教育工作主管领导、数学名学科基地的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闭幕会。闭幕会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张毅主任主持。
闭幕会以大兴采育二小全员参与的学校数学节、首师大附属顺义实验学校“种子”论坛的家校社创新共育、通州北京学校打造的“强者心理”的“我是命题人”、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太空运动会》《南北山绿化自动浇水装置》《中华同心石榴灯》等创新育人实践的短视频拉开了闭幕会的帷幕。周林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数学节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科融合发展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东城区教科院院长、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东城分院执行院长崔楚民总结了东城区数学节的工作成果与创新探索情况。大会发布了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师生精心设计的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LOGO。来自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北京市第四中学房山分校、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六位学生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数学节的收获与感悟,展现了数学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创作、服务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也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创新成长的新风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班”创始教授郑泉水视频寄语青少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勇攀科学高峰,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探索创新,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大会隆重表彰了本届数学节涌现的优秀创意设计、科学探秘成果、优秀探究作品、优秀科学家报告及优秀组织单位。
闭幕会当天,校园成为数学探索乐园。清华大学白峰杉教授为学生带来了《非欧几何:技术上平凡,思想上非凡》的精彩讲座,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发挥美术特色办学优势,与所在学区的西中街小学、五十五中学及二十二中学联动,推出7节数艺融合的跨学科研究课。东城区12所中小学及职高学校的学生代表,在校园内开展了原创数学家情景剧展演等学生特色市集活动,展现了东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与美术专业特长。在“数学发现”“数学教学”“数学探秘” “数学论坛”等分会场中,通过创意市集、研究课及研讨、数学探秘奥林匹克及翱翔学生论坛等方式,集中呈现了学生们将数学应用于艺术创作的奇思妙想,吸引了众多学生深度体验数学挑战带来的快乐,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创新的交流平台。
北京市政协常委、学习委员会主任郭文莉与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主任张毅、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刘羽一起探讨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给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郭文莉表态愿意汇聚更多的委员力量支持教育的创新发展。
冯洪荣在讲话中强调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要通过“办节”、“办集”等多元途径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沃土计划”与“脱颖计划”,遵循“不离土、不离乡”理念,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倡导打破学科和社会边界,改变教育范式,推动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市区联动,强化示范引领,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培养体系,助力北京教育创新发展。
闭幕会成功搭建了数学与艺术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引导青少年在数艺融合中探索古都文化,感受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大会既是对数学创新培养阶段性成果的总结,也是对“数艺融合”培养方式的探讨与推动,还是北京市基础教育在跨学科融合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再推进,是厚植创新育人“沃土”激励幼苗“脱颖”的北京创新育人苗圃的新样态。
供稿: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
< 前一篇: 院党委书记董竹娟出席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暨海淀区推进“教联体”育人新模式研讨会 < 后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