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研共同体新实践,探索实践育人新范式”——基教研中心小学教研党支部开展“市区校教研共同体联合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5-10 10:18:44 来源: 基教研中心 发布者:baoguangyu
基教研党总支副书记詹伟华领学《强国纲要》
顾瑾玉老师点评现场课
教研员与教师深度对话
活动合影
5月7日,为学习贯彻全国和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深入开展北京市全域教研之领域三“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导向下的学科综合与跨学科主题研究”,基教研中心小学教研党支部联合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党支部在白家庄小学共同举办主题为“赋能教研共同体新实践,探索实践育人新范式—— 北京市小学‘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区校创新探索”市区校教研共同体联合党日活动。
基教研中心党总支副书记詹伟华、小学教研党支部书记王建平及全体党员、朝阳区教委基教一科张浩钰、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刘强、小学教研部主任钱守旺及各科教研员、以及来自北京市各区学校干部教师代表、雄安新区学校代表共150余人现场参会,累计8693人通过线上直播进行了观摩。
活动的第一阶段是市区校党支部联学《纲要》。基教研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中心副主任詹伟华主持此阶段活动并领学,重点围绕《北京市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实施方案》展开,阐述市区校聚焦“实践育人”课改关键问题联学共研的意义与路径。朝阳教科院小教研支部书记王素英围绕“区域教研如何服务基层学校育人实践”展开交流,从区域教研视角介绍作为连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如何对于基层学校落实育人目标、破解实践难题发挥支撑作用。白家庄小学集团党委书记刘飞结合金鹏项目“土壤与环境”进行了实践案例分享。
活动的第二阶段是课堂展示与观察研讨。本次活动共推出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7个学科的25节研究课。集中展现了在“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导向下,朝阳区“宜学课堂”从“宜学”到“宜用、宜创”的课堂实践。市、区学科教研员在各个分会场基于课堂观察点“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过程的实践性”进行了课堂观课评课活动;与会教师通过扫描“宜学课堂”评价量表的二维码进行了在线评课,以填写《课堂观察记录单》方式进行课堂观察及记录。基于课堂观察、线上线下结合、教研员多维度评课的教研模式设计确保了在场教师能全程、深度地参与研究活动。
活动的第三阶段是区校主题发言。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强结合本次活动的党建联学、共同体共研、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三大看点”进行了引人入胜的精彩致辞。小学教研部主任钱守旺以《“宜学课堂” 研究引领下的朝阳教研实践》为题,从“宜学课堂”的顶层设计到课堂实践的落地路径,介绍了朝阳教研以研促教、以教提质,让宜学课堂从广大教育同仁的共同愿景变成了孩子们“可学、可用、可创”的成长场域的实践经验。白家庄小学教育集团安海霞、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的郑丹娜两位校长分别以《基于学科立场 探索实践育人新范式》、《涵育理念下跨学科实践一体化育人的实践研究》为题,阐述了两所学校在实践育人领域深耕与范式创新的探索与成果,为区校两级如何借助教研平台协同共研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活动的第四阶段是深度对话与活动总结。综合实践教研员刘玲作为对话环节主持人与小语教研室张立军主任、小数教研室张丹主任,以及区教研员、授课教师代表围绕“综合育人、实践育人”课堂教学路径探索,结合所上研究课展开深入对话与交流,重点聚焦指向学习目标的挑战性任务设计、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创新观点进行了主题阐释与分析。基教研中心副主任王建平从三方面对活动做了总结,一是市区校教研共同体党建赋能,在系统协同上积极有所为;二是区教研整体统筹构建共研机制,开展主题化联合教研,搭设平台深研策略;三是学校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与实施为“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目标落实提供保障。
此次活动不仅促了市区校进教研共同体不断深化主题研究、展示和交流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研究的区校实践研究成果,也在党建与业务融合,实现“共学、共研、共创”强化党建活动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基教研中心也将持续深化市域、区域、学校的教研协作,以高质量教研共同体推动全域教研各领域主题研究系列化、品牌化。
<前一篇: 返回列表 <后一篇: 红色引领课程路 党建品牌共读行 ——课程中心党支部积极推进读书品牌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