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幼儿“入园难”困局,要“公办”、“民办”、“企办”三管齐下,有机结合

发布时间: 2018-03-05 来源: 《蒲公英评论》 发布者:xuxiang

 

在今年北京两会期间,一份关于“机关企业应该恢复开办幼儿园”的建议引发了各界的关注。这份建议指出:未来三年,北京约有幼儿园适龄儿童60万,但目前本市幼儿园只能解决40多万个学位,大约将面临17万的缺口,机关、企事业单位恢复开办幼儿园,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缺口。

既然幼儿入园有那么多缺口有待解决,就意味着相当多的适龄幼儿可能被幼儿园拒之门外,享受不到正规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了。如果不能有效破除幼儿“入园难”这个困局,势必会影响幼儿教育整体质量,还可能导致人们怨声载道,增加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笔者认为,要有效破除此困局其实并不难,幼儿园有必要实行“公办”、“民办”、“企办”三管齐下、有机结合,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才能让“入园难”不再是一个社会民生“大问题”。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公办”幼儿园无论是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毕竟“僧多粥少”,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市场需求。我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对此高瞻远瞩,从长计议,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提倡“民办”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避免出现恶意竞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尽快恢复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办幼儿园的权利,从而为“公办”幼儿园减轻招生压力。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听之任之,漠然视之。笔者认为,幼儿园不管是谁主办,都不是问题,关键是看教育质量。那些“民办”和“企办”的幼儿园并不见得就比“公办”的差,只要教育教学设备设施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有一批作风优良、技能突出的师资队伍作保障,相信会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机构。

作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努力呵护和精心培育“民办”、“企办”幼儿教育的“育人环境”,在资金、政策、师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真正发挥引领、示范和监督作用。同时,也要对一些违规幼儿园果断采取有力措施,让他们及早重回正轨,健康有序发展。

幼儿教育涉及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教育优先发展,不仅要靠投入、靠扶持,更要靠规范,靠监管,靠调控。“公办”、“民办”、“企办”大家一起办,只有三管齐下,有机结合,才能让美丽的教育之花开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