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海:关于发行教育彩票的再建议
发布时间: 2016-03-21 来源: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网》 发布者:xuxiang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然而,政府财政能力的限制,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教育事业发展与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为破解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有必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教育融资渠道,发行教育彩票,通过社会与市场运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为此,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发行教育彩票建议的基础上,再次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政府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发行教育彩票的价值和可行性,经过调研论证,修订《彩票管理条例》,出台《教育彩票发行和销售管理法》,尽早在我国发行教育彩票。
一、发行教育彩票是弥补财政“供血”不足的必要之举
应该肯定,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历史性跨越,对于保证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但是也必须看到,在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28%以后,2013年则下降为4.16%,2014年又下降为4.15%。这比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4.7%的水平还要低,与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大国教育地位不相适应。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实现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促进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目标要求,仅靠4%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从完善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到改善贫困地区薄弱校基本办学条件;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推进创业创新教育,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民办教育的融资困难,到教育市场生均教育成本的持续上扬;从改善教师待遇,到配置先进教学设施,都需要宏大的经费投入。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曾提出“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办学”,在国家财政短期内不能增加教育投入的背景下,通过发行教育彩票的方式吸纳社会资本为教育事业供血,应是正确而有益的必然抉择。
二、发行教育彩票具有坚实的文化基础
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关国策和民生。我国向来有兴学重教的优秀文化传统。被历代国人奉为至圣先师的教育家孔子,其有教无类、兴办私学的创举向来为人尊崇;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武训,以行乞方式筹集资金兴办学校,传为美谈;上世纪以“南陶北晏”并称的陶行知和晏阳初两位老先生为教育所作的探索和贡献,泽被海内外。因而,教育彩票具有“德”和“义”的文化内涵,发行教育彩票比其他彩票更有文化的土壤和道义的基础,更能得到大众道德良心和社会责任的支撑。发行教育彩票的形式,更能体现全民办教育的宗旨。购买彩票的行为可以看作热爱、支持教育的一种义举,可以吸引、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民族的教育发展大业上来。发行教育彩票的收益让那些兴办教育的机构支配,让千千万万学童学子受益,让国家的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因此,发行教育彩票一定能得到广大彩民的支持,城乡居民会有比投入体彩、福彩更大的热情来购买教育彩票。
三、发行教育彩票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逐年上升。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到2015年6月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131.83万亿元。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城乡居民收入将有更大的提高,国民将有更多的资金来参与购买彩票等理财行为,这就为发行教育彩票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来源。还需要指出的是,近年股市低迷,储蓄利率较低,投资风险加大,导致群众理财方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在此前提下,发行教育彩票将为社会开拓新的理财空间,彩票理财将成为民间理财的新增长点,教育彩票无疑会受到群众的欢迎。
四、发行教育彩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彩票是国家为筹集社会公益资金,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而特许发行、依法销售、自然人自愿购买,并按照特定规则获得中奖机会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筹集社会公益资金,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是其鲜明属性。我国从1987年发行福利彩票、1994年发行体育彩票以来,为促进社会福利和体育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彰显了彩票的公益性价值。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彩票销售额更是大幅度攀升。根据2015年6月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4年我国彩票审计结果显示,从2006年到2014年我国彩票销售额从819亿元增加到3823亿元,翻了两番,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彩民群体不断扩大,彩民投注热情不断高涨。教育彩票作为一种新的彩票品种,将成为博彩市场的新增长极,会引起彩民的参与热情,会吸引更多群众将兴趣投向教育彩票。
五、发行教育彩票有国外经验可资借鉴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行了专为教育筹措资金的彩票,都有成熟的运作手段、运行机制和操作规范。在美国,除了国家有教育彩票法等相关法律外,各州地方政府都有各自的教育彩票发行。纽约州的法律明确规定,彩票销售的收入必须全部用于教育。该州自上世纪60年代开办彩票业以来,彩票收入已为当地的教育事业投入200多亿美元,使大批受教育者获得良好的教育。芬兰政府规定教育彩票的净收益全部上缴国家,由教育部统一支配,用以扶持教育事业。英国的国家彩票由议会批准发行,规定彩票发行的目的在于为教育、文化、体育、慈善、环境等公益事业筹集资金。法国、瑞士、西班牙、东非、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都有发行教育彩票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功做法。
据此,现就教育彩票的发行,提出如下建议。
一、出台教育彩票的相关法律或法规
建议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牵头,协同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组成专家组对教育彩票发行展开调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2009年发布的《彩票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在发行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的同时,准许发行教育彩票。在此基础上,出台《教育彩票发行和销售管理法》,对教育彩票的发行、销售、管理、使用、监督等作出明确规定。
二、教育彩票的发行品种
在彩票品种上,可设普通教育彩票和特种教育彩票两大类。普通教育彩票收益可用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也可由教育部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用于重点发展的方面,如农村教育、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特殊教育等等。特种教育彩票根据最终使用的方向确定种类,保证彩票收入的专项专用,以促进某项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旨在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教育的民族区域教育彩票,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民办教育彩票,支持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高等教育彩票,国家重点学科发展彩票等等。在确定彩票品种的命名上,可尝试以我国著名教育家或企业家的姓名来冠名,以吸引、激发彩民投注的积极性,如设立孔子教育彩票、武训教育彩票、晏阳初教育彩票、陶行知教育彩票、邵逸夫教育彩票等。此外,在教师节或者每学年开学之际还可发行特种彩票,丰富教育彩票的发行方式,激发彩民投入教育彩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育彩票发行成本的控制
教育彩票的发行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既以符合市场规则的条件吸引彩民,又运用市场的规则确定彩票投注站及其数量,以经济的手段激励彩票销售员、主持人甚至彩票经纪人并使之形成竞争局面,降低发行费用。目前,我国彩票市场已经形成比较系统、严密的发行程序,建立起了灵活通畅的彩票销售和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了专业的、利用网络连接的发行管理队伍,建立起了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发行销售网络和渠道。教育彩票可以在原有的彩票发行管理框架下发行,利用已经建立的彩票发行渠道,既可以提高教育彩票的发行量,又有利于降低发行成本,提高教育彩票用于教育投入的公益金占发行总量的比率。
四、教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和管理
教育彩票的发行实行额度管理,发行额度、奖项设置和奖金返还率由财政部协调教育部统一管理,规定省级教育部门设置专门的教育彩票管理中心为区域性发行、销售教育彩票的职能部门。强化对教育彩票发行、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审计监督,增加透明度,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发行教育彩票筹集的公益金要做到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每年教育部的发展规划,由财政部统一安排调配使用。按比例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重点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和专业的建设或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等项目。同时,在教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和管理上,中央应让利给地方,下放中央财政的权利,使地方教育有更多使用教育彩票收益金的机会和权益。在教育彩票暂未发行之前,应调整现有彩票收益金的分配政策,增大向教育分配的比例。
五、教育彩票的使用要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教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要体现中央关于支持和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充分认识民办教育在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上的重要贡献,把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都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来看待,使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平等的受益权利和机会。负责教育彩票管理的职能部门,应按比例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包括支持社会信誉高、发展潜力大的民办学校进行校舍建设和设备投入以至扩大发展规模等。
(作者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传媒学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