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改进民办教育质量需政府放权
发布时间: 2014-11-05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发布者:xuxiang
央广网北京
鉴于中国民办教育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类型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不同的思路与方法。熊丙奇认为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应该纳入财政保障体系,而营利性民办教育则不应该索要政府补贴,应该自负盈亏。他还提出:“所有的实行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都应该纳入非营利性民办教育,然后政府部门应该让他们注册成事业单位,然后纳入这个财政保障体系,给他们一定的财政支持,这样的话可能才会真正的规范民办教育的发展。这也使解决民办学校地位不平等、民办学校办学的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一系列的问题有一个前提。”
中国的民办教育一直在低水平层次发展,且困难重重。然而我们所处的大背景是中国教育已从数量时代走进质量时代,如何使民办教育办出高质量、办出特色?熊丙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解决办法。
“首先,政府部门必须消除一系列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政策,那么这个问题实际上现在非常突出。我们也注意到在高等教育领域里边,民办学校它都是低于公立学校的,那么好的大学都是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往往都是在二本或者是三本,去招生的时候它现在也是不平等的这样的一个地位。因此总体来看民办学校他在公办学校的眼里面是低人一等的,政府部门在管理民办学校的时候也往往把他们另眼相看,导致了民办学校生存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第二,就是要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那么这个实际上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办学自主权缺乏的问题,由于没有办学自主权,那么学校它就无法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办学的定位设置课程,采取适合本校培养的模式。因此导致了很多学校就是学校里面,如果不落实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的话,你让学校能够办出特色来非常难的,这个实际上就需要推进政府部门放权在学校。”
“第三,就是民办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设。我们也看到办学的体制还有学校内部的管理并没有理顺,有的企业家或者是有些企业办的这种民办学校往往可能执行的是家长制管理,这个实际上是民办学校的办学不具备可持续性,可能整体会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前一篇: 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困境与突破 <后一篇: 民办教师不得有偿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