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心组织“新高考背景下人大附中高中课程改革深化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7-11-03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wuzeyu

 1.jpg

  会议现场

 

  2017年秋季起北京市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问题,探讨新时期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改革趋势、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与提升课程供给质量、聚焦学生学习发生过程与教学创新、学生发展指导与育人环境优化等问题,2017年10月27日,课程中心联合市教委基教二处、人大附中组织了“新高考背景下人大附中高中课程改革深化研讨会”,来自全市各区县的教委领导、教科研人员、学校干部、教师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北京教科院方中雄院长、褚宏启副院长、课程中心杨德军主任,海淀区教工委尹丽君书记、教委陆云泉主任、赵建国副主任、基教二科唐建东科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教科院院长吴颖惠等领导,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郑葳教授,中国教科院孙智昌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蓝维教授等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为大会报告交流、课堂观摩、分论坛研讨三部分。

  大会报告交流中,翟小宁校长做了《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报告,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介绍人大附中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机制、保障体制方面的改革举措。裴娣娜教授从改革视角对新高考背景下人大附中课程建设的变革性实践进行了点评,对北京市学校课程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新高考改革下学校课改面对的新问题、人大附中课改的经验和启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解读。接下来,海淀区教委陆云泉主任对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海淀区推进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主要举措进行了介绍。北京教科院褚宏启副院长结合人大附中的报告,对如何通过学校课程和教学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

  课堂观摩中,参会的400余名教育工作者自由选择到23个课堂观摩教学,切身体验人大附中课程的实施情况。这23节课覆盖了基础类必修、基础类选修、拓展类必修、拓展类选修、特长类选修五类课程,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心理12门学科课程和跨学科综合课程。

  分论坛研讨分为“立德树人育人环境与构建”、“中高考改革与教学管理创新”、“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四个主题。每个分论坛活动包括主题报告、学生报告、专家点评、互动交流。

  “立德树人育人环境与构建”分论坛聚焦在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通过建立立体化的育人模式,实现全员、全程、全科育人。研讨如何创新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高考改革与教学管理创新”分论坛聚焦新高考、新中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在课程建设、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师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顶层设计和课程教学管理创新解决问题,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化。

  “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改革”分论坛聚焦如何通过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和学科教学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和课程能力。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分论坛聚焦深化课程改革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要求、国家对未来创新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在高中阶段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多元化评价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天的研讨会内容充实、精彩,参加研讨会的教育工作者感觉启发很大、收获满满,为推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发挥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