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施新课程以后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 2008-12-01 来源: 发布者:yxh

   在实施新课程以后,广大高中地理教师最为关心的仍然是什么样课是“好课”以及如何“上好课”。而这又关系到评课及其导向问题。前不久举行的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全国实验区优质课评选活动,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为题,由各地教师展示了十九节课堂教学实例,精彩纷呈。笔者参加了这次活动并主持了之前的北京市实验区预选,颇有感触,试归纳如下与大家交流。

一、高中地理教学应当在继承中改革与发展

与课程改革之前相比,高中地理新课程有了更加准确的定位和体现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也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新课程并非意味着高中地理教学要另起炉灶,而是要在继承中改革与发展。因此有三点必须牢牢把握,一是作为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学,高中地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学不能随意,而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完成这一基本任务;二是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特别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兴趣、动机和情感等心理发展基本规律;三是要体现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基本特点,尤其是突出综合性、地域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高中地理重在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的教学任务。

从展示活动看,能够反映教师对以上三点理解与把握的课不少,这反映出课程改革的成效。但是,相当一部分展示课却是课时紧张、规定任务未完成,但在课堂上又有一些教学活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实际是在浪费时间。这种情况在平时听课中更不少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以为,根本的原因还是许多教师并没有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有的是照本宣科、简单重复教材内容,把本不应该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也放在4045分钟之内,有的是偏离课程标准要求进行非高中地理内容的教学,或者对“究理、辨因、评价、表达”这四个方面过于求全,不分轻重,还有的是过分追求学生活动的外在形式和氛围,形式化地组织一些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此外,受当前教学改革潮流的影响,一些教师过于把精力放在教学方式与活动形式的设计上,却对教材内容研究不够,以致科学性和准确性都不讲究,也大大影响了课的质量。

二、上课和评课的基点是能否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并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内容标准”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其基本要求有二:一是学生要记住这一完整的过程,二是学生要理解并运用图表说明这一过程。对于“受热过程”,学生必须记住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和地表把热量传给大气这三个环节,以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这两个作用。对于“说明”,学生要能够自选或运用给定的图表准确而完整地解释“受热过程”。课程标准在这里还隐含着一个要求,即学生要能够运用这部分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进一步认识人地关系。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三个环节”、“两个作用”,以及说明受热过程中的有关现象,教学难点是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于这部分内容,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于深、难的讲解,特别是对影响“受热过程”三个环节和两个作用的因素与原理作过于专业的探讨,变成“影响大气受热的因素与原理”,使学生难以接受且偏离了课程要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内容标准”是“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其基本要求有二:一是学生要初步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二是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对于“含义”,学生要通过对典型地域文化的感知,知道地域文化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要素可多可少、要素分为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两方面、地域文化在地理环境作用下形成、地域文化既不断发展又相对稳定。对于“说明”,学生要能够运用典型案例解释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多方面影响,尤其要通过城市空间布局、建筑结构与建筑风格加以解释和对比说明。课程标准在这里也隐含着一个要求,即学生要懂得在城市发展中既要保护传统文化又要吸收外来文化,使地域文化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和谐发展。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大体了解地域文化含义,以及学会从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三方面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是学生对典型地域文化及其特点的感知,以及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保护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理解。对于这部分内容,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对地域文化概念作过于专业的讲解,以及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作面面俱到的解释,更要防止将地域文化与景观特征、民俗沿革、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等相混淆。如以什刹海一个社区替代北京市一个城市、以天坛一个建筑替代北京市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建筑结构与风格等。

三、上课和评课要看是否深入研究和恰当处理教材,并依据课程标准选择典型案例与资料 

教学首先要深入研究并体会教材的基本内容与安排,并根据课程标准考虑如何使用及处理教材。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材的叙述相当详细,图表也较多,但只能以文字和静止图像的形式呈现。这就需要教师“改造”教材,变书面内容为讲述内容和板书、板图,变一些叙述性的内容为学生活动内容,变静态图像为动态图像。为了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还应该“补充”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如某地连续几天气温变化与阴晴状况的相关分析、用大气受热过程说明全球变暖的原因等。又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材用了许多成组的城市景观图片说明“地域文化的含义”,已经包含着本课的指向和落脚点是“城市”。教材的标题有“发展”二字,就意味着教学必须涉及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的课舍弃教材案例不用,却“另选”了许多农村的例子,成为舍本逐末。有的课因为不理解空间布局对建筑结构与风格起着制约作用,而将三者顺序颠倒,反而削弱了教学效果。为了更加突出综合性、地域性和贴近学生实际,有的课以北京的中轴线加环状布局、紫禁城、四合院与上海的沿黄浦江及苏州河布局、欧式大厦、石库门建筑作系列对比,或与纽约的沿海布局、城市中心摩天楼、市郊小楼作系列对比,将空间布局、建筑结构与风格整体呈现,就处理的较为得当。而用鸟巢、水立方、金宝大厦等说明在现代风格的建筑中,也保留着中国“天圆地方”的观念和佛塔建筑特点,则是对文化融合的巧妙处理。总之,教学中还是要尽可能地首先使用教材所提供的案例与资料,如果要另选择则必须为教学所需。

四、上课和评课要把握全课的整体结构和基本过程 

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有机结合的总体达成过程。因此,要根据教学的总体目标来设计与实施一节课的整体结构和基本过程,使教学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承转递进、完整流畅,不能东一下、西一下,头绪混乱、活动突兀。一节课必须具备几个基本环节:

引入:复习与本课有关系的既有内容,引导对本课内容产生意向和初步感知;

学习新内容:引导对本课内容进步产生意向和感知,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联想、想象等基本思维形式理解重点和难点,通过练习、讨论和专题研究等方式巩固、记忆和应用本课内容;

评价效果:通过练习、讨论和专题研究等检测学习效果,及时进行反馈与矫正。

这些环节只是大体划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穿插和多次循环。

在引入环节,要通过与本课内容直接有关的情景创设使学生产生强刺激,而且要整体呈现有关情景,同时使学生明确观察的对象和思考的内容,引起其学习动机与兴趣。这里要讲究所使用的案例和呈现方式。对于“大气受热过程”,以月球表面的温差为什么比地球大得多为例,就不如以北京奥运期间连续几天的气温变化原因为例效果好。对于“地域文化”,以歌曲《北京欢迎你》为例就不如以中国和英国在奥运闭幕式的8分钟演出为例更具典型性。此外,有的课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四城市图片对比”的探索活动本来很好,却又在之前加上一段歌曲或某地区的风情图片,反而成了蛇足。

在学习新内容环节,要引导学生对典型图像进行局部和细节的观察,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理解内容,通过提要和总结巩固内容,围绕新的案例迁移知识与能力,切实做到不仅“知道”而且“懂得”。运用信息技术或板图分布演示“大气受热过程”三个环节,就比只用教材配图讲解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拘泥于第一环节在左、第二环节在右、第三环节居中的传统画法,就不如改为第二环节居中、第三环节在右的画法更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将北京的环状布局、故宫及四合院组合在一起,或者将上海的沿水布局、外滩大楼及石库门组合在一起、将纽约的沿海布局、曼哈顿大厦及别墅组合在一起,成组对比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与风格。对于地域文化是一定要对比讲解的,不应当单独讲解某一地域文化后再单独讲解另一地域文化,且应将学生所最熟悉的地域作为对比的基点。如对于天津的学生,先讲“故乡”北京的地域文化再讲天津本地的地域文化,是不尽合理的。

作为所学内容的应用和效果的评价,有些课选择了全新的案例,如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青藏高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又是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思考、讨论北京中轴线的延伸和浦东新区的建设对地域文化的反映、用步步竞猜活动归纳广东城市对地域文化地反映等都是新颖而适度的。

五、上课和评课要注意恰当选择和有效运用教学方式、方法及各种教学手段 

不仅是高中地理教学,任何中小学学科教学都必须坚决废止“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但也并非所有的课都要探究。真正的探究式教学有其特定目的与过程,可以概括为“明确问题---确定探究方向(预测、假设)---组织探究(制定方案、分工、准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社会实践(运用结论)”,而不是目前泛化理解的在课堂上用几分钟时间讨论浅显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较费时间,因学科教学课时有限、内容较多的原因,还不可能成为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学的主要方式。同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多用启发式的讲授这一教学方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及板书、信息技术等手段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同时穿插提问、讨论、实验、阅读和练习等。展示活动中的好课,基本上都是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全面达成教学目标又节省时间,明显效率较高。

对于信息技术要看使用是否得当,而不是用得多就一定效果好。一些课以很快的速度连续演示十几片甚至几十片幻灯片,还伴有强大的配乐,看似热闹,实际学生并没有形成有效印象,反易产生视觉疲劳。多媒体主要应当用于分解过程、解析现象、展示典型景观等方面。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挂图与印在幻灯片上的地图对于学生的观察和读图、用图能力培养是有区别的,目前高中地理课基本都是将地图印在幻灯片上,而不使用挂图是不妥当的。同样的,板书是必须的,不宜全由幻灯替代。因为边讲边写要点,利于学生思考和记忆,好的板书最后又是一个很好的全课内容的结构性总结,会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进行课程改革,不要把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的“三板”技能丢弃了。

六、上课和评课要考虑师生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上的一切师生活动都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要坚决纠正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氛围活跃而把“活动”庸俗化的倾向,如在地理课上用许多时间唱歌、跳舞、演奏,对学生进行无谓的鼓励(鼓掌、廉价赞许等)。这些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是在浪费时间。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必须讲解。同时要为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活动留有充分时间。对学生活动要细致设计与多方引导,特涅是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学生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明确活动的要求,特别是思考的问题。要纠正目前普遍存在的设问“浅”、设问“滞后”的现象,所需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需有一定深度,而且要在观察图像和阅读资料之前把相关问题成组提出,不可看完了才发问。

七、上课和评课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观点的正确性 

一节课不能出现知识内容或思想观点的科学性错误,也不应当出现不准确的案例或说法,否则绝不能视为一节好课。以本次活动为例,还有将美国国会指为白宫、将凡尔赛宫和周庄指为城市、将平遥古城指为乌镇、将澳门称为省会(即使省会也应称为省级行政中心)、将经济部门归于地域文化等错误。还有将“大气受热过程”简单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三句话、使用“9.11事件前的纽约曼哈顿图片、以窑洞和乔家大院式四合院作为陕西和山西的独有建筑等不准确例子。至于在高中地理课的地域文化内容中随意使用风水理论则属于观点上的不正确。不少教师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失之肤浅,似乎北京文化就是京剧、糖葫芦,而不知《周礼?考工记》的营国之最,似乎天津文化就是狗不理包子、大麻花,而不知(海)河(临)海文化才是其核心。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验才刚刚开始,教学中有不如人意之处在所难免。只要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坚持继承中的改革与发展,坚持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教学的基本规范,坚持不断提高教学基本能力,课程改革就一定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钟作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