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24期:“自愿落榜”拷问教育之弊

发布时间: 2011-11-04 来源: 北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24.jpg

 

 
聚焦世界城市
 
美国纽约市成功中学的共同点
纽约市教育局局长沃科特日前在纽约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成功的中学通常具备以下五大共同之处:
l        以阅读作为课程的中心关注点
强大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在高中及以上阶段取得成功十分重要。最好的中学通常都鼓励学生阅读非小说类书籍,并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考能力,不仅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觉,还引导他们就有关人物和主题进行论证。
l        有稳定的、高质量的领导层
学校领导具备选择和建设团队的能力。领导团队有共同的使命和战略计划,并历经几年时间的推进实施。学校领导设定很高的期望,清楚地表达学校的愿景,并鼓励教职员工通力合作。
l        有对学生负责并努力工作的教师队伍
教师与学生友好共处,充分了解并关心学生;教师间经常分享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经验。
l        有浓厚的文化性、纪律性和学术惯例
最好的中学关注学生健康发展所涉及的广泛领域,如:教导学生认识到尊重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健康与情感的发展;把热爱学习的思想灌输到学生的整个生命中。
l        与学生关系密切,与学生家长共同努力
学校要求教师在学期开始之前就走入学生的家庭,与家长会面。坚持让学生主导家长会,鼓励学生引导谈话,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学校认为,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方法不是固定的,但是父母或监护人的爱和支持对学校办学成功的益处是一定的。
编译自纽约市教育局网站 2011-9-20
巴黎明星高中增设“科技科”
法国于2011学年开始实施“科技科”高中会考新课程。为适应此项改革,巴黎四所明星高中宣布,自高二起,新增“持续发展暨工业技术组”(STI2D组)课程。目前,巴黎共有十七所高中提供该组课程。巴黎学区教育局长派翠克?格兰德表示,明星高中增设“科技科”将使卓越人才培养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使不同领域的学生进入高等学院,扩大精英范围。法国教育部长也表示,引导明星高中的学生选读技术组课程,之后还有机会进入高等学院。
STI2D组由“科技科”会考中原有的工业技术组(STI)改制而来,期望借此促进毕业生继续升学,并使课程更符合就业市场需求。新课程以“实验”为基础,比起令学生害怕的理论课程更易理解。STI2D组还将专业分科由原先的十五项大幅缩减为四项:建筑、能源与环境、科技革新与生态设计、资讯与数位系统。
在巴黎,今年有573名学生选择STI2D组,比去年改制前仅略增13人。巴黎著名的路易大帝高中表示,学生与家长的心态改变需要时间。这几所明星中学中,选择STI2D组的高二学生,多为本可选读普通科自然?(S)的学生。而在原先就偏重“科技科”的高中内,学生人数并未如预期增加。巴黎十九区的迪德罗综合高中表示,校方今年为STI2D组开出96个名额,但只招收到80名学生。他也认为明星高中增设“科技科”只能加强学校形象,无法真正与其他以“科技科”为重的高中竞争。
摘编自《台湾教育部电子报》2011-9-29
海外直击
教科文组织青年论坛:青年如何推动改革
第七届教科文组织青年论坛于10月17日至20日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召开,论坛的主题为:青年如何推动改革。论坛的子主题是:行动中的公民――在政治和公共生活中的青年;避免青年期排斥、脆弱性和暴力;突破就业阻碍。学生参与、社会创新、促进民主、青年就业、冲突和可持续发展是本届青年论坛中重点探讨的问题。
本届论坛汇集青少年代表、民间团体参与者、联合国各实体机构、政府间组织、学术界和私营部门。本届青年论坛的成果是由青年参与者起草的一份报告,其中包含在其后召开的第36届教科文组织大会上将会向各国政府代表呈现的对于青年如何推动改革的主要建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相关信息编译整理 2011-10-21
欧盟:教师起薪不具吸引力
最近欧盟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教师入职基本工资都低于国家的人均GDP,而且他们的基本工资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甚至都不可能翻倍。
这是对欧盟27个成员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土耳其的教师入职工资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主要结论。研究采集的是2009-2010学年的相关数据,研究范围主要是学前到高中阶段的教师。目前,欧盟成员国的教师总数约为600万人。
研究表明,欧盟成员国中,教师收入最高的是卢森堡、丹麦和奥地利,收入最低的是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研究报告称,除了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外,所有参与调查的国家的教师入职基本工资都低于国家的人均GDP。除了塞浦路斯、葡萄牙和罗马尼亚的教师有可能在职业生涯中实现基本工资翻番以外,其他国家都没有这种可能。而且即使是在上述三个国家,教师也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拿到薪资表的最高等级。
编译自欧盟委员会网站 2011-10-4
世界银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远比想象中复杂
10月6日,世界银行发布一份有关高等教育的最新报告《通向学术卓越之路:世界一流研究大学的建成》(The Road to Academic Excellence: The Making of World-Class Research Universities)。报告建议:在一个日益依赖创新和知识来驱动增长与财富的全球经济中,中低收入国家在实现国民普遍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应该经得起构建世界一流大学以充分赚取研究收益并赢得全球威望这一巨大诱惑!
报告认为,世界一流研究大学有三个共同特征:第一是汇集大量有天分的学者和学生,而且其来源应不局限于该大学所在的国家,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第二是学校应具有战略性的远见和领导力,鼓励竞争、科学探索、学术自由、批判性思考和创新;第三是要打造世界一流学府需要巨额资金,如美国康奈尔大学2002年在卡塔尔设立的药学院就耗资7.5亿美元,而沙特阿拉伯在2007年宣布投入100亿美元用于建造一所新的研究型大学。 
世界银行高等教育协调员、报告的作者之一贾米尔萨米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定不是一个简单的策略,它是在权衡各种利弊后做出的一项长期战略决策,在做出这项决策时必须放弃各种快速出结果的念头。
报告指出:不是所有国家都需要建设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学,至少在更基本的高等教育需要没有满足之前是这样。许多国家将重点放在建设全国最好的大学上面将会受益更大。例如,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或许建立一些能够提供高质量教育并从事相关的应用研究,能够在培训熟练最新技术的技能工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产业以制造更多产品,赢得全世界范围的顾客的更高层次的研究型高校会更能发挥作用。
编译自世界银行网站 2011-10-6
美国正失去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优势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2011年教育一览》称:随着中国、韩国这些国家中获得大学学历的成人数量的快速增长,美国正逐渐失去在全球人才储备(global talent pool)中的优势。
报告显示:全球四分之一拥有高等教育文凭的成人都在美国,但工业化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目前正迎头赶上。2009年,中国拥有全球大学毕业生的12%,但在年轻的成年人群中,中国的份额更高――在25岁至34岁年龄组大学毕业生中有18.3%在中国,而美国的份额为20.5%。OECD负责指标与分析的教育主管安德里亚?舒尔茨,当你考虑年轻人群时,全球人才储备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2011年教育一览》指出:目前美国拥有高等教育文凭的成人人口比例仍旧排在前五,但是,就25岁-34岁组人群而言,大学完成率在34个OECD国家中排15名。美国宣布到2020年,美国所拥有的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比例(60%)将居世界首位。但许多其他国家的扩张速度更快,在2000至2008年间,平均而言,OECD34个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占人口的比例从37%增长到了47%。
报告指出:目前美国大学学费居OECD国家首位,学生直接成本达到7万美元,在学习期间的机会成本为3.9万美元,整体投资超过10万美元,而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为5万美元。同时,许多美国学生在学术方面并未为迎接高等教育挑战做好准备,在2009年PISA阅读测试中,美国15岁学生有42%分数在熟练等级以下,而上海学生的这一比例是17.3%。
哈佛教育学院“变革领导小组”主管托尼?瓦格说,在美国,读大学的人很多,但他们中很多没有完成学业。因为我们没有给予大多数学生良好的大学预备课程。因此,提高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关键是更好为学生做好上大学或就业的准备,另外使高等教育文凭更加便宜,大学还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辍学率。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2011-9-14
英国大学正在竭尽全力拉动经济增长
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EFCE)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2010年度,英国大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0.9亿英镑,比上一年度的29.7亿英镑提高了4%。相关分析显示,英国大学知识转换的价值越来越高,呈现出令人鼓舞的积极预兆。
尽管近期经济紧缩的信号很明显,尤其表现在大企业对大学的投入减少,但是中小企业在研发、咨询和服务方面的投入却不断增加。可以说,中小企业的投入在帮助英国大学创造高产值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国大学正在竭尽全力拉动经济增长,在面对全球挑战的时刻为公共服务和社会做出很大贡献,主要表现在:
l      2009年10月,依托英国大学世界一流研究中心的力量,新成立了273家公司,使得依附于英国大学的子公司的数量达到1340个。这些公司雇佣的员工数量有17000人左右,在2009-2010年度营业额达到18亿英镑。
l      2009-2010年度,英国大学每拿出2300万英镑就能运作一家新公司,而美国大学却需要5600万英镑。
l      2009-2010年度,2000多名毕业生成立了新公司,作为对上学时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投资。英国大学对这些毕业生的支持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而且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建议和设施,帮助他们与投资者建立联系,使这些小公司逐渐发展壮大。
l        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与大学联合,将知识直接应用于现实解决问题的越来越多,合作研究项目增长了2%,合同研究项目增长了5%。
编译自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网站 2011-9-15
英国学院在读学生人数超百万
英国教育部统计数字显示,目前英格兰的学院(academy)有1300多所,就读的学生人数将近120万人,意味着每3名中学生中就有1人是学院的学生。
英格兰的学院是政府出资由私人或志愿组织负责运营的独立学校,享有很大自治权,只对学生及其家长负责,不必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管控。学院享有的自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不受地方及中央政府管控的自由;决定教职员工的工资待遇的自由;课程设置的自由;决定学期长短和在校时间的自由。
英国联合政府上台后,大力推动学院和自由学校建设,过去的一年中,学院数量猛增了1000多所。2010年7月,《学院法案》的通过使得好学校转型为学院成为可能。自此以后,1500多所学校提出了转型为学院的申请。截止到这周末,1031所新学院将会诞生。
目前,英格兰超过40%的中学已经成为学院或者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学院。
编译自英国教育部网站 2011-10-4
澳大利亚实施新的海外学生签证政策
9月22日,澳大利亚联邦高等教育及劳资关系部部长克里斯?伊万斯和移民部部长克里斯?宝文发表联合媒体声明,宣布实施新的海外学生签证规定,以进一步提高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的竞争力,并承诺将考虑文化与地域差异,放宽留学生来澳进修的门槛要求,为那些希望在毕业后留澳工作的留学生提供短期工作签证。
新政的核心是使前来澳洲大学攻读学士及以上学位的留学生的签证申请和注册入学过程简捷流畅化。同时,所有潜在留学生无论哪个国籍都将被视为“低风险生源”,学生申请来澳就读的财力要求也将放宽,申请人的银行存款可以比现在要求的减少3万6千澳元。
另外,依据学生签证时的资格水平,将实施新的“学习后工作签证(post-study work)”,准许留学生修读完课程后,留在澳洲2到4年积累工作经验。其他工作签证,如“临时技术签证457”与“技术毕业生签证(Skilled Graduate Visa)”也仍将继续签发给毕业生和正在征聘技术人才的雇主。
其他新增条文还包括:准许所有英语语言学生直接申请签证而无需首先达到最低英语能力的要求;在博士生的论文接受评分时,博士生的留澳时间可以延长;设立“教育签证磋商委员会”来改进澳洲政府和提供国际教育的学校之间的信息流通;废除学生签证自动取消及强制性取消的规定。
以上举措将与其他增强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形成补充,如贝尔德负责的《2000年留学生教育服务法案检讨》、澳大利亚政府理事会前不久公布的《澳大利亚留学生战略》。
伊万斯指出:国际教育产业作为澳洲的第三大出口业,对于经济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在过去十年经历了快速发展,留学生签证数量增长了一倍多,从1997-1998年度的10.8万增加到2009-2010年的26.98万。“我们热切地想要竭尽所能,帮助该产业提升竞争力,我们认为这些政策变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帮助作用”。今天宣布的改革将有助于巩固澳大利亚长期作为留学生首选目的地的地位,并将为留学生教育的提供者提供切实的支持。
                                               根据澳洲移民局网站、澳洲大学联盟网站、澳大利亚创新研究大学联盟网站相关信息编译整理 2011-9-22
印度推出全球最便宜的学生平板电脑
9月28日,印度电信和教育部长西巴尔(Kapil Sibal)宣布,售价为35美元的学生平板电脑Aakash(印度语里意为“天空”)将于下月投入使用。西巴尔表示,学生平板电脑将会很快在学校里普及,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质量。
Aakash是由英国DataWind公司和印度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实际成本价为50美元,印度政府将以这个价格购买首批10万台电脑,再以35美元的补贴价卖给学生。西巴尔表示,政府计划购入10万台Aakash,并希望能够在未来数年将一千万台电脑分发给学生使用。西巴尔说:“富裕家庭的学生能够接触到网络世界,但贫苦家庭的孩子却没有这样的条件。Aakash的出现将消除这个数字鸿沟。”
但也有对Aakash的质疑声音,比如认为该电脑触摸屏效果欠佳,处理器速度较慢。有学者指出,印度许多地区没有无线宽频网络,需要WiFi无线网络的Aakash将无法上网。
编译自印度教育新闻网 2011-9-29
海外信息一览
欧洲83%中小学生使用计算机为娱乐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表了《欧盟中小学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学习和创新的关键数据》报告。报告对欧盟成员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土耳其共31个国家进行了调查和数据分析。
该报告重点关注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使用,以及对教学方法、内容和评估程序等带来的改变。报告认为,一旦信息通信技术成为教育的有效工具,对其进行监管和评估就十分必要。
在计算机使用方面,15岁的欧洲青少年中有83%使用计算机是为了娱乐,而只有46%是为了学习,20%是为了做实验、识字或学外语。另外,中小学生每周使用电子邮件的人数比例为67%,但只有37%与学习有关。
报告显示,欧洲中小学为学生提供的信息通信技术设备大幅增长。国与国之间设备数量差距远远小于10年前,在当时的欧洲,一台电脑平均由5名学生共用,而在列支敦士登和罗马尼亚则是41名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目前,平均每人使用设备数量比例最高的是英国学校,每名学生可配备一台计算机,除了土耳其和希腊分别为5.5人和6人共用一台计算机外,其他国家均是1-4名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
报告还指出,很多学校较难招聘到合格的信息通信技术教师,而大多数国家的相关教师缺乏在职培训。
摘编自《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第8期
英国国际学生人数大幅增加
过去五年,到英国就读的海外学生人数急剧上升。英国高等教育统计署(HESA)最新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海外学生人数在五年内增加了32%,而英国本地学生增长仅6%。以2010年为例,有超过40万的海外学生在英国大学就读。在大学生层面,至2010年止的五年来,英国本地生约增长5%,而海外学生则增加了27%。在研究生层次,英国本地生人数增长了近9%,而那些海外学生增加了37%。
英国高等教育界的学者表示,这项研究显示,外国学生对英国的重要性。大学暨学院工会秘书长莎莉?亨特表示:“这份报告突显了外国学生对英国大学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的大学一直藉由各国学生和学者的来访来扩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国际学生与学者的丰富知识让我们获益颇多。”
虽然学生人数增长对大学的财政收支是一项好消息,但是2011年增长率过缓,令各大专院校对今年招生情形表示担忧。目前,最大宗的海外学生人数仍然是来自中国地区,其次是印度、美国、马来西亚和香港。
英国高等教育统计署表示,来自欧洲欧盟国家学生人数的增长,主要源于2004年5月的欧盟国家数扩大,欧盟学生与英国学生享有相同的学费与申请助学贷款资格。在攻读学科方面,商业和和管理仍然最热门,其次是社会研究和艺术设计。在大学部及研究所学习医学和牙科的人数也上升。
英国大学联盟表示,有2/3的英国大学在加强海外行销策略。其中印度被视为一个主力市场。
毋庸置疑,海外学生已经成为英国大学的重要收入来源。尽管从明年开始,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大学本科的学费上限提升至9000英镑,但欧盟以外的海外学生学费则没有上限规定。
英国大学学院联合会(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秘书长萨丽?亨特(Sally Hunt)说,“我们的大学从海外学生和学者的身上获益匪浅,政府应该在限制学生等问题上小心谨慎,不应该发表考虑不周的评论,造成英国大学保守的印象。”
根据BBC英伦网、《台湾教育部电子报》相关信息摘编整理 2011-9-29
韩国高等学校国际化的困扰
9月26日,韩国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会议在首尔举行,除了研究如何加强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韩国也希望借助澳大利亚教育官员与学者的智慧,探讨如何增强韩国高等学校的全球化发展能力。虽然韩国在高等学校国际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是在吸引外国留学生及聘任外籍教授方面仍然有些力不从心。
与会学者大多认为,来韩国求学的外国留学生虽然数量上在不断增加,但韩国高等学校的国际化步调仍然显得迟滞而不够活跃。2005年,韩国的外国留学生人数是22526人,2011年增加到83842人,增至3.7倍。但是这些外国留学生多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缺乏多元化。据统计,韩国的外国留学生有86%来自亚洲国家,其中有69%来自中国大陆。因此,如何扩大来韩留学生的来源是今后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课题。
韩国教育开发院院长金泰万指出,韩国高等学校对外国留学生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很多,比如相关措施不完善、不善营销、筛选新生欠严谨、留学生服务和管理不到位、留学生宿舍不足、全英语课程太少、社会及校园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与接纳度比较低等等。
谈到外籍教师之所以对韩国高等学校望而却步,与会学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招聘程序繁杂、含糊、不明确。金泰万院长认为,有些韩国高等学校似乎只想随便聘个老外任教,提升国际化评估指数,根本未对拟聘任的外籍教师的教学研究资格与能力作任何要求。
摘编自《台湾教育部电子报》2011-9-29
专家视点
美国专家揭示对国际教育测验评比的误解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育政策研究学者依瑞斯?罗特伯格近日在《教育周刊》上撰文指出,目前,科学及数学测验国际评估结果正引导着美国教育政策的走向,但由结果推论出的假设,有许多误解之处。实际上,是贫穷,而非国际测验评比,才是美国公共政策最关键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罗特伯格认为:国际测验评比有取样上的缺陷,同时也难以评比各国的教育品质,仅仅因为美国在这些测验评比结果落后,就认为这些结果导致了美国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及美国科学及工程人才不足,事实上根本没有证据支持。
他指出,虽然大家总把评比与国家经济竞争力连接在一起,不过根据2010-2011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评比,美国居第4位,仅次于瑞士、瑞典与新加坡,许多国际测验评比高于美国的国家,如韩国在WEF的评比中,仅居22名,而芬兰则是第7名。
他表示,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经济趋势,但我们确知国际教育测验评比结果用来解释及影响未来经济的关联性很低,因为是否有渠道取得较为廉价的劳动力、创新环境及动机、甚至负税率、医疗保健及退休制度等等,都比数学或科学成绩的评比,更加直接地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另外,数学及科学测验评比结果差强人意,可能导致美国科学及工程人才不足的推测,也非现实情况。事实上,美国算是培育科学及工程证照的大摇篮,提供充足、有时甚至是超过劳动力市场需求(如化学博士)的人才。
罗特伯格特别强调:国际教育评比中揭露出的最为关键的贫穷、由于贫穷的集中而影响全球学生学习的事实、最贫穷与最富有的学生间的学习成就差距,这是全世界所有国家最令人困扰的问题,却仍乏人关注。
经合组织2009PISA结果显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阅读表现平均有将近60%的差距,而在美国,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成就的差距则是80%,是所有工业化国家差距最大的国家。社会经济地位所造成的差距,特?表现在低收入群体和区域学生学习数学、科学及工程等专业领域的缺乏,而这些群体又恰恰是全球经济下就业竞争中最不利的人群;加上美国1/5的儿童生活在贫穷线以下,数以百万计的儿童集中在高度贫困学校区,问题严重性可见一斑。
摘编自《台湾教育部电子报》2011-9-15
“自愿落榜”拷问教育之弊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政治文化部教育采访室主编袁新文近日发表评论:“自愿落榜”拷问教育之弊。
“在学校那边教室里面有一群复读生,他们并非落榜生,他们勤奋又聪明;为考名牌大学‘自愿落榜’来复读,他们甘愿独木桥上再拼命……”这是时下网上流行的“高中复读生”版的“蓝精灵体”歌谣,反映了高中复读生们的现状和追求:他们的高考成绩还算可以,有的也能考上不错的大学,可是他们却“自愿落榜”,为的是考取更好的大学,圆自己的“名校梦”。
针对这种现象,袁新文认为,“自愿落榜”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现行高校招生制度给考生的选择空间实在太小,表面上看考生可以填报多种志愿,但在录取过程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志愿并不多。每当填报志愿时,大多数考生往往深陷纠结和矛盾之中。
现行的高等教育制度,给学生的选择余地也很有限。我国的大学往往以院系、学科为壁垒,考生进入大学后很难对专业进行二次选择。不能学习自己满意的专业,一些学生缺少专业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混日子、混学分的现象屡见不鲜。
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体系不完善,不能给学生成才提供宽广平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多元发展。社区教育仍然是软肋,职业教育依旧是短板,终身教育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学生们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能通过高考一条道路,只能是“一年不行,再来一年”。
虽然“自愿落榜”看似一部分学生的选择,复读与否只是少数学生的纠结,但由此折射出的教育之弊却影响着很多人。这些弊端不革除,将成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成长的束缚和羁绊。社会正朝着多元化进步,多元文化在浸润着人们的观念,教育理应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为成才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1-9-16
深度调查
英国教师最想要“专业自主”
10月3日,英国《卫报》发布了一项教师网络调查的结果。结果显示,多数教师顶住压力而未转行的原因是他们喜欢教育,他们最想被看作“专业人士”,获得专业自主权。
今年八九月间,近2000名教师填写了《卫报》关于教师对工作感觉如何的网上调查表。约85%的受访教师感觉英国教师受到的社会尊重少于其他国家。半数受访教师曾考虑过转行,其中62%的人表示政府对学校的过分干预是他们想转行的原因,50%的人是因为学生的行为,44%是因为工作负担太重,30%是因为父母行为,25%是因为缺乏职业前景,只有22%的人曾考虑过换个挣钱更多的工作。
90%的受访者抱怨教师职业承受严重的人际关系压力,接近2/3的人受到高层管理者的逼迫,半数教师抱怨家长的攻击,40%的教师感到学生的挑衅,35%的人提到同事压力。60%的教师表示他们从教期间学生言行有所恶化,68%的人的批评高层管理者在加强纪律方面未能提供有效支持。
尤其是一些“半路出家”的教师们,因为社会对其专业能力缺乏信任而困惑不已。一位从诉讼律师转行当教师的人说:“尽管我已经接受过培训并获得担任教师的职业资格,但我的职业能力仍不被信任,我的每个举动都被监视着。这对我从事教育教学的信心有很大影响。”“对于教师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家长和高层管理者普遍缺乏尊重。”
曾对工作压力做过大量研究的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组织心理学教授凯瑞?库珀,对调研结果不感惊讶:“各种证据都表明,在工作中缺乏自主权和控制权让人觉得不舒服。在一个你感到自己被人高高审视并能被点名批评的职业中,人们会感到有很大压力。10年前教育行业就有这些特征,而现在情况更加恶化”,“老师们想要尊重和自主权,那些选择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拥有真正的使命感,他们不是因为金钱而做这个工作。”库珀教授表示,“我们应该培训校长如何让教职工参与影响他们工作的决定;政府需要停止自上而下发布指令,代之以与教师们讨论,然后着手实施经过评估的方案。我们需要开始将教师作为专业人士来对待。
摘编自《现代教育报》2011-10-12
首份“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出炉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份“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9月26日公布结果。
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数据显示,1-6年级小学生对各类课外图书的阅读率达84%。但半数以上(52.%)的1-6年级小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般或较少,48%的小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量较多。“学习压力大、没时间”被近四成(36.6%)1-6年级小学生认为是他们课外阅读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有近六成(56.7%)的小学教师也认为这一困难是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因素之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呈现功利化倾向,为提高学习水平而阅读的小学生多于为乐趣而阅读的小学生。在读过课外读物的4-6年级小学生中,有六成(59.6%)的学生是为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乐趣”,而有近八成(78%)的学生是“为了提高学习水平”而进行课外阅读。
互联网和手机已经成为小学生的重要阅读渠道,但网络使用的娱乐化倾向明显。在4-6年级小学生网民中,有46.7%的人把“看书/看报/看期刊”作为自己的主要网络活动之一,网络游戏是多数(55.6%)小学生网民的主要网络活动之一。1-6年级小学生的手机阅读率为31.3%。其中,4-6年级小学生的手机阅读率达39.5%,而1-3年级小学生的手机阅读率只有22.9%。
71.2%的1-3年级小学生和69.2%的4-6年级小学生表示所在的年级开设了专门的阅读课或阅读时间。在所在年级未开设阅读课或阅读时间的4-6年级小学生中,近九成(86.4%)学生希望开设阅读课或阅读时间。
表示学校举办过阅读活动的4-6年级小学生中,有六成以上(62.9%)的学生认为应“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另外有55.8%的学生认为应“增加活动举办次数”,有51.3%的学生认为应“增加活动种类”。同时,在表示所在学校举办过阅读活动的小学教师中,约有八成(80.3%)的老师也认为应“增加活动趣味性”。
数据显示,有81.7%的老师认为应“设立专门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阅读”,72.5%的老师认为应“举办校园读书节或其他读书活动”,71.1%的老师认为小学生“家庭内应该营造读书氛围”,62.5%的老师认为应“安排阅读指导老师,引导学生阅读”。
“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自2011年3月启动,通过电视、报纸、期刊等大众媒体向全国各地小学征集小学生和小学教师样本参与网络问卷调查。截止7月15日,共收集有效小学生样本103821个,有效小学教师样本6694个。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2011-9-27
责任编辑 邹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