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心组织召开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课程创新实践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5-04-27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lijing

微信图片_20250427114240.jpg 

参会专家合影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优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校课间时间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充分挖掘五育并举理念下学校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育人的宝贵经验,强化学校育人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课程中心422日上午在北航附小召开了“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高质量实施创新实践研讨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江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王凯,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调研员曹宇琦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各区课程室相关负责人,义教学校课程建设负责人、骨干教师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累计600余人次在线观摩。

会议聚焦“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视域下的学校课程创新实施”的主题,分为课堂观摩、课间活动展示、课后服务课程成果展示、集中交流等环节。

课堂观摩部分,学校共展示了9节课内课程、5节课后服务课程,覆盖全学科、各学段。课间活动展示时段,与会人员一起参观了学校 品德、智慧、体能、美学、劳动、情绪等六大空间站的课间活动。课后服务成果展示部分,学校呈现了击鼓社团、无人机社团、水下机器人社团、多元阅读社团等四个社团的课程建设成果。

在集中交流部分,市、区、校三级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主题发言。课程中心杨帆老师、海淀教科院鲁小凡老师分别介绍了北京市和海淀区在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课程创新实践方面的思考与成果。北航附小李兰瑛校长结合学校“航文化”特色进行了题为“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视域下小航家’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经验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在专家点评时,肯定了此次会议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从学校课程育人性、发展性、选择性等价值功能提升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课程中心王凯主任在最后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北航附小让课间回归育人属性,真正实现价值还原,做到了育人结构和流程的一体化,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纽带,让课内、课间、课后成为了滋养成长的“全育时空”。

供稿部门:课程中心

/图提供:杨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