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学习空间 赋能儿童发展——“北京市第十届中小学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暨第七届家庭教育实践研究成果展示交流研讨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 2025-11-17 来源: 德育中心 发布者:shihuiyue
大会总结
专家点评
大会致辞
大会发言
活动现场
颁奖
11月13日,以“拓展学习空间 赋能儿童发展”为主题,德育中心组织主办了“北京市第十届中小学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暨第七届家庭教育实践研究成果展示交流研讨会”。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钱学森中学共同承办。原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北京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院长郭喜青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专家点评。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丰台区教委四级调研员樊凌、北京钱学森中学校长李鹏举等领导莅临大会并讲话。参加大会的还有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简作军、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副总经理刘蕾、丰台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刘建、北京钱学森中学书记王岭,以及北京市各区中小学科研人员、教师和家长,以及媒体记者共170余人。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副研究员、冷雪玲老师分别主持大会。
本次活动共有3位教师和1位社会支持单位代表作为主旨发言,他们分别从区级、学区、学校和社会层面分享了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成果。2所学校代表作为示范发言,分享了学校治理层面的优秀教育案例和育人故事。北京钱学森中学和丰台区第五小学科丰分校的两位老师参与深度访谈,分享了《当学科学习遇上校家社》的教育案例和学校工作的经验。来自三所学校的家长以“学习无界 成长无限”为主题分享了家庭教育的优秀成果。
本次活动对北京市第十届中小学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以及第七届家庭教育实践研究成果进行了表彰,并有30所中小学被授予首批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培养基地的称号。培养基地根据北京市第九届和第十届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成果评审结果,经学校自荐、专家论证综合遴选产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学家校合作与家庭教育重点研究室将为培养基地提供专业支持,探索同域异段教联体的多种样态。
北京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院长郭喜青对大会进行了专家点评。她对大会和成果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从便利店的“教育合伙人”到区域的“乐学公园”,一系列实践表明协同育人正在从理念倡导走向扎实的教联体模式探索,建议学校还可以进一步起到主导的作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进一步强调,未来应更加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并鼓励教师和学校持续实现自我成长,更好地迎接教育变革带来的全新挑战并对大会进行了总结。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保证北京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这一重点改革项目落地,根据市教委年度工作任务清单和我院年度计划安排,德育研究中心2025年上半年组织开展市第十届中小学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以及第七届家庭教育实践研究成果征集评优活动。在各区教委、相关研究部门和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区级初评和推荐,市级终评,活动圆满完成。
文:德育研究中心 赵澜波
图:北京钱学森中学
< 前一篇: 返回列表 < 后一篇: 早教所协助教育部开展《评估指南》保教改革试点区预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