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教研中心召开“北京市幼小衔接课堂教学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1-12-20 来源: 基教研中心 发布者:baoguangyu

  1_王建平.png

基教研中心副主任王建平作主题发言

 

2_柏庆春.png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柏春庆介绍海淀区行动方案

 

3_金毅.png

海淀区万泉小学校长金毅发言

 

5 闫勇.png   6 范存丽.png

基教研中心教研员闫勇和范存丽老师发言 

 

      12月16日,为积极推动“双减”工作,有效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与《北京市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我院“幼小衔接”攻坚行动项目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在海淀万泉小学召开“北京市幼小衔接课堂教学研讨会”。“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为研究主题。基教研中心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研员,海淀区教研员和学科专家、一线学校通过观课、评课方式共同探究幼小衔接的有效打开方式。专家一致认为,幼小衔接重在家校合力。一年级教师要发挥好“引桥功能”,从幼儿心理、生理需求入手,通过家校配合,共同完成幼升小过度。

会议分两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专题研讨。“北京市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柏春庆老师介绍了海淀区推进幼小衔接的行动方案,并提出了幼儿园和小学要联合调研、教研、培训、研究,联合家园校共育,联合成果提炼六大举措。 

海淀区万泉小学校长金毅介绍了学校通过营造绿色教育生态课堂的方式,为学生打消课堂学习的后顾之忧。海淀万泉小学课堂文化是:倾听、质疑、表达、反思,注重培养学生这样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一年级学生辨别视觉、听觉刺激的能力还较弱,精细动作能力不够,视觉、动觉发育还不够完善,均会导致听课、写字等方面的困难与不适应,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产生一些障碍。学校介绍了促进学生融入环境、融入活动的具体方式:在楼道拐角处、校园活动中,甚至是学生外出游玩时,都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知识,培养学习习惯和兴趣。注重日常养成之外,定期的总结、归纳、巩固也至关重要。金表示不仅教学准备必须尊重学生认知特点,心理建设、家校配合也至关重要。 

基教研中心副主任王建平作《在活动中经历学习》主题发言。她表示,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小学要提供入学适应教育,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要改革一年级的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教学活动要兼顾快乐与学习,游戏需要教师的指导、启发与支持,要避免形式上的快乐与内容上的肤浅。

会议第二部分是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万泉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分别展示了《大小多少》《古人计数》《Happy Sharing》3节课。语文课上,以边唱边跳看字卡的方式认识汉字;数学课上,用动手摆弄的方式了解计数方式;英语课上,以交流游戏的方式用英语说出数字。三节课上,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随处可见,孩子们将以游戏的方式互助学习,其中不仅会用到英语词汇,同时也会将数学知识穿插其中。在互动趣味中,打消“小豆包们”的课程陌生感。针对小一新生们的认知规律,将授课方式“低龄化”,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仅收获趣味,更吸收知识。“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作为幼小衔接适应期,应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孩子们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课后,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语文教研员闫勇、数学教研员范存丽、中心副主任英语教研员王建平,结合三节一年级的课堂教学,“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主题进行了点评。    

在严防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背景下,三位教研员一致表示,对于小学而言,教学必须“零起点”,但准备工作却要做到“全方位”。在环境适应方面,学校和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关注和耐心,同时加以个性化陪伴与引导,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在学习方面,注重习惯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年级过度期的核心。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后,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感知觉整合能力可以说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是在活动中感知、习得语言,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备课和授课时,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乐于分享,并融学科育人于语言学习之中。

研讨会后,与会的教师和学科专家表示:研究幼小衔接,首先要了解老师的需求和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一年级老师是一座搭建在幼儿园、家庭与小学间的“一座桥梁”,在了解了老师的需求后,教研要有针对性地为老师提供“供给”,做好促进教师有效进行幼小衔接的助推器。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语文教研员供稿 文: 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