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正式发布《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年)》及《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实施导引(2025年)》

发布时间: 2025-09-12 来源: 高教所 发布者:yangnan

 
市教委副主任张耀天致辞

冯洪荣院长参加圆桌会议

冯洪荣院长发表专题观点

 杨德军副院长作《指南》深度解读 

911日,在2025年服贸会教育服务专题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论坛上,我院正式发布《北京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25 版)》《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实施导引(2025年)》(以下简称2025版白皮书)。市教委副主任张耀天,北京教科院院长冯洪荣、副院长杨德军出席会议,教科院相关研究部门参加会议。

冯洪荣参加教育服务专题基础教育圆桌会议并发表专题观点:以“锤子、钉子、板子、柜子”生动形象的描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现状,并指出2025版白皮书以“人文价值+立德树人”为指南针,紧盯技术与教育双重地平线,开辟可复制的新航道,设置思想政治、伦理、科学、教育四维红绿灯,守住底线分级使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应坚持教育主导、技术支撑,促进AI与教学全过程深度融合,实现双向赋能、系统变革。

杨德军现场对2025版白皮书进行深度解读。他指出,与2024版相比,2025版白皮书的“原则”更加系统,“场景”更加丰富,“规范”更加全面,创新性提出了“北极星—地平线—新航道—红绿灯”四维框架,形成了“1+4”指南体系。同时,形成了“年度更新—实践反馈—滚动优化”的动态持续研制机制,与北京AI+教育顶层设计形成呼应,形成合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良好生态。

2025版白皮书在冯洪荣院长、杨德军副院长的带领下,由高教所、发展中心、基教研中心、职教所、终身与可持续所、基建行政处共同研制。白皮书的发布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提供强有力支撑,为构建智能化教育新生态、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做出积极贡献。未来,我院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首都教育现代化贡献更多智力支持。

 

/文:苏芮

 

附白皮书简介

《北京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25 版)》打造了体系完备的“工具箱”,原则更加系统、场景更加丰富、规范更加全面。《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实施导引(2025年)》体现出鲜明的教育层次和类型特色。基础教育实施导引,秉持“以人为本”理念,构建“三位一体”实施框架,其最大特点是注重“素养赋能”。职业教育实施导引,突出产教融合与育人模式创新,其核心特色是“双向赋能”。高等教育实施导引,注重科研规范与育人协同,突出特点是“三重融合”。终身教育实施导引,致力推动教育面向人人,其核心理念是“需求牵引下的个性化赋能”。四个实施导引共收集整理100个典型案例,形成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库。案例涵盖不同教育层次和应用场景,体现了代表性和均衡性,既有清北等知名高校经验,也有各区域学校的特色实践,有效防止数字鸿沟,确保区域协调发展。

 

 WPS图片(2).png

 

总指南封面

 WPS图片(1).png

总指南首页

WPS图片(3).png

专项实施导引封面

 WPS图片(4).png

专项实施导引目录(1)

 

 WPS图片(5).png

专项实施导引目录(2)

 

 

 WPS图片(6).png

总指南框架

 WPS图片(7).png

25版《指南》亮点

 WPS图片(8).png

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实施导引

 WPS图片(9).png

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实施导引

WPS图片(10).png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实施导引

WPS图片(11).png 终身教育人工智能实施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