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特殊教育评估教师工作组开展“情绪行为问题评估个案分析与策略选择”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 2019-01-16 来源: 北京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发布者:shiyanan

 282cd61e4a58a27f58c0443e448b62c.jpg

陈瑛华博士主持活动

 

ab9f5c9f60f6f9748f9daa950405a34.jpg

研修现场

 

4a09a16f8ba3b2960a77262aba72154.jpg

研修教师分享

 

fae65e881d0d4a04f4bde02975837c2.jpg

研修教师填写评估量表

 

b35747fb6e2212bd7d5b67b0db530ef.jpg

赵梅菊博士讲座

 

 

2018年12月20日,北京市特殊教育评估教师工作组35名成员走进西城区西单小学,继续围绕“情绪行为问题评估”项目开展“个案分析与策略选择”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北京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陈瑛华博士主持,中华女子学院赵梅菊博士参与指导并开展专题讲座,西城区融合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姚兰出席现场。

本次研修秉持“参与式”理念,边学边练。活动分为三个部分。

东城区光明小学苏谦、西城区西单小学方玲两位教师从心理学和脑认知科学的角度,与全体参与教师共同探讨了情绪中主观感受、面部表情与生理唤醒三种成分、大脑结构中杏仁核的作用、情绪与身体互相影响、情绪障碍如何产生、学生群体中主要情绪障碍类型及常用评估工具等多个问题,并且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家庭治疗等理论流派处理情绪问题的基本方法。理论的深入学习促进评估教师对“情绪行为问题”这一概念形成多视角、全方位理解,且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评估方法及工具的结合使用带动全体走向实践,将研究与工作结合,透过问题思考本质。

研修中教师们结合个案,交流了标准化工具的使用,大家认识到:采用任何单一工具进行诊断获得的结果都是有风险的,谨慎评估是每位评估者的责任。为了使评估更精准客观,评估者应当尽可能对个案在学校与家庭的学习生活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并应对重要他人进行深入访谈;使用量表的时候应当严格遵守量表使用要求、尽量客观公正,在结果不确定或情况不熟悉的时候应尽量组织多位熟悉个案的人员共同参与评估;尽可能的将多种工具评估结合,互相印证结论。

赵梅菊博士对教师评估报告进行点评,并结合个案的问题开展“策略选择”专题讲座。赵博士提醒教师,在实践中并非所有的行为问题都是单一功能的,行为问题从单一功能向复杂功能转变过程中,因为行为干预不当非常可能导致干预活动本身成为特定的行为问题诱发物。基于此,事前预防是上策,而行为问题出现初始的正向行为教导是中策,行为问题出现后才干预则是下策,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帮助教师化“救火”的被动为主动。

一天的研修活动紧锣密鼓、环环相扣,团队教师既向专家学习也互相学习,大家全程热情饱满、参与积极、掀起一个个高潮,研修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