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转型升级 让学生更阳光更幸福
发布时间: 2017-01-04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发布者:xuxiang
民办教育转型升级 让学生更阳光更幸福
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换届,魏全斌当选新任会长
日前,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举行了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四川泛美教育集团董事长魏全斌当选为新一届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程慧骊当选常务副会长;成都市盐道街外语学校校长谢丹琦任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秘书长。选举还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等。
创出品牌
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小班化、个性化
“教育要让学生更阳光,思维更活跃,关注社会生活、国家。既培养合格公民、也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成都市教育局局长吕信伟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正进入重要转型期。成都市高品质的民办学历学校还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民办学校还不同程度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缺少特色和自有品牌的现象,过去是历史造成的,民办教育要创自己的品牌,民办学校的转型升级要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小班化、个性化的培养,促进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负责人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凝炼办学特色,优化管理方式,创新人才培养,为孩子们的终身健康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对民办教育的监管和服务方式,加强风险防控,注重过程管理,约束违法违规行为,守住监管底线,鼓励和支持诚信办学。
分类管理
成都将完善促进和规范配套政策措施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是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也是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法的另一个亮点。吕信伟指出,九年义务教育是重中之重,发展教育,首先优先发展义务教育,保障教育,首先要优先保障义务教育。把义务教育阶段明确为非营利,有利于破解学前、高中、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瓶颈,在法律层面澄清和解决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方面存的问题和矛盾。另一方面体现扶持,有利于保障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财政、税收、用地、收费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概念,最大差别是在办学中产生了营利,不能分红,要继续投入学校教育发展。
成都市将及时对接国家很快出台的系列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政策措施,对接四川省贯彻落实意见,完善成都市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切实履职,防止在分类改革过渡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稳定,市教育局将按照大力支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错位发展的原则,支持和规范成都民办教育的发展,更加重视和发挥成都民办教育协会的行业作用。让民办教育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幸福感。
搭建平台
发展“公益教育,精品教育”作为新一届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魏全斌表示,协会将通过公益会歌、公益广告发出协会的声音,并建立两个团队,即秘书会务团队和新闻监督团队。今后,协会将围绕“公益教育,精品教育”的工作目标和“诚信、规范、协作、精品、创新”的十字方针展开工作。协会将进一步加强独立性、自律性、权威性建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广大民办学校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搭建平台。
<前一篇: 新《民促法》改写民办教育格局 <后一篇: 内蒙古民办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达41.4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