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民办教育培训火热的背后

发布时间: 2017-01-04 来源: 《甘肃经济日报》 发布者:xuxiang

 

    寒假即将来临,教育培训日渐火爆。当下,给孩子报培训班似乎逐渐成为家长间攀比的资本。不给孩子报一至两个课外辅导班,家长可能都要被贴上不关心孩子成长的标签,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也就顺势向家长们抛出了橄榄枝

  家长攀比心理催热培训市场

  在我们身边,许多家长总是把别人的孩子树立成自己孩子的榜样,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相当普遍。其实,孩子在成长中需要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形成自己的追求目标,而外在的压力剥夺了孩子自身的能动性,使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上成为看客而不是享受旅途的人。兰州市民黄先生坦言,对孩子上培训班的跟风主要是家长间攀比导致的。

  家长的这种心理也使孩子在学习压力之外,又多了一重心理负担。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众多父母的心声。跟同事聊天时他们都会交流孩子的近况,基本都参加了课外辅导或兴趣养成班。别人家的孩子会弹琴会画画,我也想让自家孩子学习参加,不能比同龄的小孩差,我也会打听哪个培训班好,我会先帮孩子做好决定再去慢慢引导她的兴趣,课外辅导也报了两门,奥数和英语是必不可少的。兰州市民刘女士说。

  西固区一家艺术培训学校刚下课,来接女儿的贺女士告诉记者,我和孩子爸爸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小时候没有机会学的都会让孩子试一试,她四岁的时候我们就给她报了跳芭蕾的培训班,特别希望她能当个芭蕾舞演员,不管花多大代价我都会坚持下去。

  一位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只要把名师的广告打出去,家长们都会来咨询的。很多老师都是还没毕业的研究生。只要是资质差不多的老师都会被顺势包装,只要肯花钱打广告,不怕没生源。

  培训班扎堆小区

  记者调查发现,兰州的许多培训机构都设在居民小区内。

  七里河区一小区培训班的负责人李女士说,她的培训班里只有6个孩子,而且几个家长她都认识,不可能会有其他社会上的人进出,家长们工作很忙,而且孩子的英语学得不好,我以前当过英语老师,也就顺便帮忙教一教。

  说实话我们都是图个方便,工作忙也顾不上孩子,小区内不用过马路,老师我们都认识,因为在一个院子内方便沟通,但是补课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龚家湾一小区胡女士对记者说。

  晏家坪一小区住户叶女士告诉记者:我们这栋楼至少有三家培训班,一个小区就有六家,大多数都是以前民办学校的退休老师招几个兼职的大学生给孩子补课。

  叶女士所住的小区居民向记者反映:小区内的教育培训非常多,有一家是教政治的,我孩子也在补政治课,主要是他们班的同学也在那里补课,他想和同学一起有个伴,补课费一小时150元,老师一次要求补三个小时,前两个小时是讲课,后一个小时做作业,我觉得没必要,毕竟收费相对外面大的教育机构还是有点贵的。

  名师宣传多为美丽谎言

  记者随机与多位家长了解发现,在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培训班上不少人存在困惑。

  寒假接近两个月,孩子玩着玩着就过去了,开学后很长时间,他们都不能收心。因为有这个担心,距离寒假还有很长时间,市民冯女士就开始张罗着帮孩子选择培训班了。

  感觉各家机构说得都挺好,都有名师坐镇。许多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出现了困惑。

  不论是选择课外辅导还是兴趣培训,我都会陪孩子先试听一两节课再决定是否报名,而且选择大的培训机构也很放心,虽说我家小区也有各类小的培训机构,但都是没有资质的,一些老师自己办的小班,不能试听,也不能保证授课的质量,所以我不会选择给孩子报这类培训班。城关区的曹莉女士对记者说。

  兰州市教育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在我们这儿注册过有许可证的民办教育机构5月份的全市年检为553所,12月份据统计有590所。原则上,民办学校是属地化管理,市属的民办学校有55所,几年来并没有变化,而民办教学有很多的方式去审批。

  记者了解到,兰州市内众多小区存在私人办学的现象,没有资质却种类繁多,而名师宣传则多是美丽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