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校校长纷纷投身民办校!公办校成为鸡肋,民办校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 2016-10-18 来源: 《搜狐教育》 发布者:xuxiang

 

公办校名校长为何纷纷投身民办校,看看校长自己是怎么说的?

公办校民办校的抉择向来是升学选择中难以说清楚、道明白的难题,2016年,鼓楼实验中学、汉开书院两所民办校纷纷开始招生,而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孙汉洲校长与王占宝校长分别担任了两所民办学校的校长。八月底,更是传来树人波波校长辞职,将进入浦口某所民办学校的消息,公办校名校长为何纷纷投身民办校?

  王占宝:希望在传统学校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张建波:办学校是我想做的事,想对自己有所交代;对教育心存“执念”;

  孙汉洲:积累了多年经验,应该继续为教育奉献。

  鼓楼实验中学(二十九中民办)校长 孙汉洲

  ——积累了多年经验,应该继续为教育奉献

  鼓楼实验中学有什么地方吸引您?

  孙汉洲:它是一家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民办学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都大力提倡的新型民办学校,既有公办校的特征,可以奉献社会、繁荣教育事业,又有民办校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优中选优,而且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积极性。这样老师优中选优、学生优中选优,大家相得益彰。

  “非营利性”具体怎么理解?

  孙汉洲:取之于学生家庭用之于学生吧。我们的教师薪酬比同等公办校至少高出20%,还有外教。在教学硬件上,学校也舍得花钱。

  汉开书院校长王占宝

  ——希望在传统学校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为什么选择办民办校?

  王占宝:是由民办学校的机制所决定。从我来说,是希望办一所能给学生适当“营养”的学校。比如课程设置,我们在国家课程体系和剑桥国际课程体系之外,还开设了通识课程、高端学术课程、领导力课程、特需课程、生活课程等特色课程,包括我国传统的“六艺”、先锋剧场、演讲、辩论、模拟联合国等。我们的办学定位是“善育英才”,而不是择英才而育之。要做到这点,光靠学业上的教育远远不够,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学术素养、领导力素养等。

  原树人校长 张建波

  ——办学校是我想做的事,想对自己有所交代

  您在树人转公办的当口离开,有人说这是对公办的排斥?

  张建波:不能这么说,我的离开只是个人对职业方向的选择。应该说这是刚好给我提供了一个“出走”的机会,因为不完成树人转公办,我作为校长还不好意思半途扔担子。公办和民办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一样,公办是为了满足国民的普遍义务受教育权,民办学校是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教育自由选择权。

  我认为民办机制更有利于实践自己对教育的一些理解。其实可以这么说,我想自己设计一所学校,然后去孕育、培养它,做一些尝试,让它有点自己的特色。

  辞职后是完全离开了“体制”吗?为什么不等到退休?

  张建波:完全离开了。因为必须早点“上车”,再不快点就晚了。这两年公办校严格控制择校,民办校必然越来越火。现在江北只有几所民办校,再过几年想来还有机会吗?而且,我现在48岁,虽然还不老,但已经是人生能“折腾”的最后时机了,我要寻找我自己的教育价值。

  对于家长来说,民办与公办,只要是教学好、师资强、对学生负责的学校,就是值得信赖的。自从去年以来,政策更加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意在为家长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也逐渐改变原有的教育形式。不论是好是坏,如果真正能够改善江苏南京的升学难题,有效减轻家长和孩子的负担,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和家庭的学校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