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幼儿园建设 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
发布时间: 2016-09-12 来源: 《鲁网》 发布者:xuxiang
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学前教育首当其冲,我省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将会更加突出,面临着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适龄儿童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和挑战。记者在今天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1年以来,我省启动实施第一、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共投入资金180余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万余处,新增幼儿学位100多万人,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介绍,2015年,全省共有幼儿园18648处,在园幼儿271.78万人,比2010年增加52多万人,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为81.9%,比2010年提高14.6个百分点,比省中长期教育规划刚要提出75%高出近7个百分点。根据省卫生计生委预测,从2017年开始,我省3-6岁适龄儿童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2017年3-6岁适龄儿童将达到365万人,比2016年增加29万人;2021年适龄儿童增长到460万人,达到峰值状态,比2016年增加124万人,年均增加约25万人。
为助推国家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顺利实施,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据张志勇介绍,省教育厅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在总结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省教育厅等7部门印发《山东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鲁教基发〔2015〕1号),要求各地结合人口密度及变化趋势,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等因素,以县为单位编制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布局,全省每年新建改扩建2000所幼儿园,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2016年,国家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为积极应对新的挑战,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报送2016-2017年幼儿园建设计划表的通知》,要求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2015年编制的学前教育二期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合理预测生源增加情况,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对幼儿园建设数量进行适当调整,切实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实现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建立幼儿园建设情况定期调度和通报制度、定期,督促各地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保障贫困村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推进教育起点公平,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省定贫困村幼儿园建设的通知》(鲁教基字〔2015〕4号),要求各市、县(市、区)要对照7005个贫困村名单,逐一对其学前教育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对确实需要建设幼儿园的贫困村,将其纳入学前教育布局规划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按照“服务半径1.5公里或服务人口3000-5000人”的原则,科学测算幼儿园覆盖范围、建设规模、建筑面积、教玩具配备、投资金额等,到2017年全面完成幼儿园建设任务。2016年6月,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幼儿园建设计划完成情况特别是贫困村幼儿园建设情况、配套政策制定及实施情况等进行专项督查,并作为制定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依据。
三是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城乡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及管理使用保障机制,省教育厅联合省编办、财政厅等5部门下发了《山东省城乡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及管理使用的若干意见》(鲁教基发〔2016〕1号),将幼儿园建设标准、建设用地保障、建成后的验收和移交、配套幼儿园的管理使用等都做了具体明确规定。特别提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新建居住区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配套幼儿园建成后,应实行“交钥匙”工程,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应优先办成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按规定对其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并将幼儿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为推进政策贯彻落实,教育厅下发《关于对城乡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及使用情况进行专项调研的通知》(鲁教基处函[2016]11号),要求各市教育局对配套幼儿园认真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措施。
四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幼儿园建设。2011年以来,争取中央财政学前教育专项资金41亿元,其中2015-2016年专项资金9.6亿元;争取省级学前教育专项资金7.8亿元,其中2015-2016年3.4亿元,用于幼儿园建设、办园条件改善和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为调动各市幼儿园建设的积极性,将各市幼儿园规划建设数量、完成率等指标作为分配资金的重要依据。
<前一篇: 四川将全面放开学历教育收费 营利性民办学校自主定价 <后一篇: 济南: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加强民办教育机构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