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发布时间: 2015-10-10 来源: 《浙江教育报》 发布者:xuxiang

民办高校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8年恢复与重建以来发展迅速。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55月,我国民办高校已达722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达到416所。单从量的增长上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短短的30多年间就形成了如此规模,可谓“飞速发展”。但这背后,事实上存在着教育质量方面的隐忧:有的民办高校一味追求规模效益,盲目申办新专业,扩大招生数量,而教学的改革力度不大,特色不鲜明;有的只注重经济效益,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虑很少;有的虽然努力想提高教育质量,但受限于办学条件,难有提高;有的教学管理缺乏规范性,教学秩序比较混乱,大大损害了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和整体形象。

预计2017~2018年将出现高考人数的回落,低品质民办高校面临生源危机,民办高校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成为新常态。随着不分批次、高校与考生双向选择的招生制度改革,民办高校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高校之间品牌与特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可以预见,未来的5~10年将成为我国民办高校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

面对公办高校、海外教育机构的双重挤压和同类型高校的激烈竞争,在优胜劣汰的角逐中,民办高校必须积极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治理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凝练人才培养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突破瓶颈,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是要积极构建民办大学治理体系,强化制度保障,推进规范办学。一所好的大学,一定会有好的制度体系。有特色、有活力的制度体系也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制机制是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民办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除了要有学校举办方赋予的较为宽松的自主办学环境和较为充足的财力保障,还必须用好民办高校在领导体制、决策机制、用人机制、薪酬制度等方面相对自主、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同时注重汇聚民办的灵活性和公办的规范性两种体制优势,形成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管理体制,坚持规范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治校能力,推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学校实行的是“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始终坚持“集体领导、规范办学、校长(执行校长)负责、专家治校、民主管理”的领导与决策机制,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理事会赋予校长(执行校长)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校长是学校全面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执行校长在校长指导下主持学校日常工作。在这个大框架的基础上,学校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构建了领导体制机制、领导与决策机制、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学生自主管理机制、社会联系与合作机制六大内部治理机制;同时按照内涵建设的要求,探索完善了人才培养机制、学科发展与科研管理机制、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人才队伍建设与选人用人机制、财力与后勤保障机制、平安校园建设机制六大内涵发展机制,实现了“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发展、从行政话语权主导向学术话语权引领”的两个转变。

二是准确把握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发展趋势,优化教育教学生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当前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跨学科、跨领域发展成为新趋势,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成为市场紧缺人才。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能否与时俱进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民办高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杆。

近几年,民办高校的总体规模趋向稳定,国务院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旨在推动民办高校苦练内功,把人才培养视为学校发展的首要工作,把内涵发展作为核心要求,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因此,民办高校要把积极推进“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发展、从行政话语权主导向学术话语权引领”的“两个转变”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等作为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的工作,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通过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办学定位大讨论等一系列深入探讨与研究,学校严格按照教育的办学规律和办学要求,加强本科教学基本建设,引导教师尽快摆脱习惯性思维和做法,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要坚持创新引领,推进特色发展,走差异化分类发展道路。面对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常态,民办高校要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除了顺势而为迎合时代潮流、高屋建瓴地设计上层建筑,关键在于坚持走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切实打造和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与质量。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学校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民办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深化改革,不断进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创新、行政管理与财力后勤保障机制创新、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如此,民办高校才能不断提升质量,强化特色,凝聚实力,在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不断突围,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