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投2380万助力民办教育

发布时间: 2015-09-16 来源: 《广州日报》 发布者:xuxiang

记者昨日从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了解到,今年用于提升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的资金总量达到2380万元,年内全市民办学校创建省标准化学校将达到90%。目前,中山市服务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办学硬件优于珠三角同类学校,也优于随迁子女流出地的公办学校,逐步接近本市同类公办学校。

  市镇分担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

  中山市目前共有74所民办学校,除去24所高端学校之外,其余50所大部分位于镇区,承担着大量新中山人子弟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任务。民办学校要生存,但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免费,这一矛盾如何破解,在全国范围内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中山市在全市范围内创新实行了免费义务公用经费分担办法,实行效果良好。

  记者了解到,中山市明确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对象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民办学校)就读并已取得中山学籍的学生,今年的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小学1150元,初中1950元;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小学140元,初中300元。经费分担办法为:在义务教育阶段非本市户籍学生按监护人(监护人其中一方,下同)在中山参加社保所在地计算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若监护人在中山无参加社保的则按有效居住证所在地镇区计算;非本市户籍学生其监护人在中山既无参加社保又无有效居住证的,免费义务教育所需补助经费由办学镇区全额负担;民办学校超出招生计划招生的学生免费义务教育所需补助经费由学校自行解决。

  “以奖代补”扶持民校发展

  记者了解到,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目前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民办学校发展,降低民办学校办学成本。根据该局民办教育管理科的统计数据,今年中山市市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为1780万元,继续维持了2014年的高水平,而在往年,市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仅为每年100万元。中山市教育部门今年从省级专项资金争取到600万元补助,用于民办学校硬件改善,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扶持资金达到2380万元。

  此外,中山市还鼓励各镇区通过提供土地、免租低租等方式减轻民办学校办学成本,一系列举措有效地减轻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学费压力。目前,服务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收费标准在珠三角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一般为1250~4500/学期。

  从今年年初起,中山市教育部门督导各民办学校创建省标准化学校,目标是今年90%的民办学校在初评和复评中达到这一标准。目前,全市自评创建工作结果显示,中山市74所民办学校中,超过九成达到省标准。

  积分入学体现“有教无类”

  参加中山市积分制管理的流动人口中,大部分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中山实施积分制6个年度以来,入学指标总量逐年增加,2010年至2015年度,全市积分入读中小学一年级指标6.17万个。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积分入学申请地将配偶的产权房所在地也列入,而以往只能以申请者本人产权房所在地或工作地作为积分入学申请地,或者通过房产证加名的方式实现在配偶产权房所在地申请积分入学。此外,实行申请积分入户同步申报子女新生入学需求信息登记管理,使得学位管理更为精细化。今年中山市实行积分入学排名规则与计生政策脱钩,根据申请人的计生情况不同,分别赋予20分(有违法生育行为,部分接受处理)、60分(有违法生育行为,接受处理完毕)和100分(无违法生育行为)不等的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