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及中外合作成为民办教育新趋势
发布时间: 2014-11-03 来源: 《金融投资报》 发布者:xuxiang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教育 社会 创新”,专家们围绕“国际幼儿教育”、“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国际合作与民办教育新格局”、“国际职业教育”、“区域合作”以及“国际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等热点议题研讨交流,期望通过论坛推进中国西部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强中国西部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入探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索实现亚洲教育共同繁荣、平衡发展的新途径。
当务之急扶持民办幼儿园
孩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幼儿教育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阶段,本届年会论坛专门将“国际幼儿教育”作为一个分论坛的讨论话题和主旨,充分显示出了国家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兼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郭福昌认为,2010年7月,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其中要求2010-2020要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这样的办园的体制。这个非常重要,从体制上就保证了办园体制的多元,在这个里面要积极的扶持民办园,因为才能给3到6岁的孩子提供均等的权利,因为公办园是国家拔款,但是与此同时也要发展民办园,民办园是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供社会选择的需要。所以,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也只有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中国的学前教育才能更快的普及和提高。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认为, 从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2009年的测试来看,中国的主体学生接受一年以上学前教育占比是43.6%,低于OECD(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的平均水平,这是我们目前的状况。而省际城乡之间学生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差异较大,性别差异较小,59%的城市学生接受过一年以上的学前教育。他认为,排除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后,接受学前教育的学生对他上初中,高中,大学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民办教育国际合作主力军
民办教育信息研究院院长胡锦澜指出,目前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的总体呈增长趋势,从1978年开始,当时是860人,到2013年达到41.39万人,这个数据是在逐步的增长,在2013年出国的总人数是41.39万人,比2012年增长了14300人,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出国留学的人数,总数是在增长的。
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会长张杰庭表示,教育国际化及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这个新趋势至少基于以下两点:其一,社会对国际化需求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不甘于在应试教育下成为奴隶,注重能力培养的国际化教育,因此有规模庞大的需求。其二,国际合作已经成为民办教育发展的亮点,开拓了国际合作的新天地,民办教育已经成为国际合作办学的主力军。
然而,在看到民办教育国际合作的新格局的同时,部分民办教育机构把国际化作为一种生存手段,而不是把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待,已经成为国际合作中的短板。对此,张庭认为,民办教育合作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办学形式,发展的道路上充满着机遇与挑战,需要探索民办教育国际合作定位和模式,给民办教育一个更加宽松的与时俱进的政策和环境,给予民办教育更多的支持,从而在民办教育合作领域中通过工商联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合作的平台。
<前一篇: 徐向东 民办教育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后一篇: 评论:教育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须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