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小学学位缺口上万
发布时间: 2014-06-12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者:xuxiang
城区小学招生仍见家长通宵排队
■编者按 身处一个城市生活是否幸福,家长们比较关心的是孩子是否能够就近上学,是否能够拥有优质学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如何根据每个区域入学适龄儿童的多少进行对学校规划和管理,如何设置学位的数量是每个城市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 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每一年,惠州到了小学报名招生季时,尽管教育部门都会根据当年的入学适龄儿童的数量和分布,进行学区的调整和规划,并向社会公布。但市民的咨询和疑问还是无休止,他们最担心的是“学位够不够”、“孩子能否顺利就近入读小学”…… 如何配置好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这是必须要面对的“成长的烦恼”。要化解矛盾和疑问,就要了解市民的困惑是什么,学校学位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教育部门作为主管部门,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是其责任,也要把真实情况和相关的规划告知民众,让民众知晓并放心。这样,城市发展在教育问题上就少了一份矛盾,多了一份和谐。 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了解惠城区小学学位情况,关注惠州在增加学位和提供更多优质学位上遇到的困难,寻求建议和解决之道。敬请垂注。 前不久,惠城区小学招生报名,和往年一样,仍见不少家长通宵排队。尽管学校已承诺每个符合条件的孩子都有学位,但仍是劝不走通宵排队的家长。 到底学位够不够?本报记者展开调查。 网络调查40%受访网友孩子遇到学位被调剂 端午节假期间,南方日报联合西子论坛进行了《惠城中心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情况调查问卷》的网络调查。从结果来看,在接受调查的116名家长网友表示,有65%,即75人认为目前惠城中心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十分紧张,16%的家长网友认为学位一般紧张,16%觉得还好,只有3%的网友认为不紧张。 记者了解到,之前小学报名时,通宵排队的家长是担心就近小学的学位不够,担心孩子被调剂到别校。 而在调查中,有40%的家长网友表示“孩子有遇到学位被调剂”的情况。其中,21%的网友是“调剂到招生规定所属学区内的其他学校”,有19%是“调剂到学区外学校”。 另外,接受调查的网友中,有22%表示曾经“提前通宵排队拿号”,有52%的家长网友表示“报名当天要排队”,有27%的表示“不用排队”。 小孩的学位总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网友“benxiaohai”写道:“第十小就是通宵排队,适逢下雨,那个苦,除了为了孩子,还有其他理由吗?”网友“kojje 网友“雨纹”认为,“乡村学校学位绰绰有余,可惜没人去读了。” 这位网友的说法略显夸张,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惠州学位情况,市区和县区情况的差异。 惠城区的公办学位比较抢手。一位在政府机关单位里工作的李先生向记者说了身边朋友的经历。“在惠州博罗、惠东龙门等县的家长,只要家庭经济条件还可以,很多都会选择在惠城区置业买房,把孩子户口迁过来,送到惠城区内的学校读书。” 数据显示惠城区初中学位缺口2000多个 近年来,惠州市区中心区学位紧张的情况也成为惠州市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关于保障小学初中用地建设,确保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议案》、《关于解决市区义务教育学位不足的议案(转建议)》等建议,分析了当前市区中心区学位的情况,并作出呼吁。 惠州市人大代表刘国花领衔14个人大代表在2013年的两会上提出《关于解决市区义务教育学位不足的议案(转建议)》。 议案中分析,市中心区入学适龄儿童每年均大幅增长是惠城区小学初中学位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惠城区宜业宜居宜学的良好环境及市购房入户政策的带动,中心区新建楼盘多,来惠投资、创业和进城务工人员多,随迁适龄子女也随之增加,导致入学人口不断攀升。” 另外,惠州市教育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认为,缺学位是一个动态的事情,“本市户口的保障了,还要满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需要。” 据了解,国家政策要求当地政府以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位需求。中央和省、市出台的法规文件均明确提出解决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要求。以今年为例,惠城区在户籍人口小学报名之前, 惠城区根据实际,在支持办好民办学校,引导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民办学校的同时,依据上级有关规定接纳部分符合条件儿童到公办学校就读。2013年,在惠城区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27641人,占比49.8%。 议案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中心区公办小学学生人数年增幅预计为3.2%,若按这个增速预测,到2015年,中心区公办小学学生人数将达到52701人,对照标准班额计算,小学阶段学位缺口16000个以上。 改善措施“大班额”亟需加建学校 前几年,惠州为了解决学位紧张问题,除了加建学校外,不断增加班级人数也是一种做法,一个班60多人在前几年很常见。 而近两三年,惠州市创建现代教育先进市,创建要求严格,针对惠州的“大班额”问题要落实整改。以扩充班额来解决学位问题已不能适合当前改革发展需要。 按照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小学每班不能超过46人,初中不能超过50人。 班额控制亟需新建学校。刘国花算了一笔账:2013年,惠城区公办小学有821个班,平均班额58.6人,按照规范化班额46人计算,超出10000多人;公办初中有312个班,平均班额58.4人,按照规范化班额50人计算,超出2600多人。也就是说,惠城区公办小学初中班额共缺近13000个。“相当于要新建8所中小学校。” 减少班额在行动。以惠州市上排小学为例,目前一年级从往年的4个班增加到5个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从往年的60多人降到目前平均每班50人。城区很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逐渐在班级人数上有所控制。 记者了解到,在上个月的小学招生报名时,普遍学校在招生时计划班额都在46人。 另一方面,惠州创建现代教育先进市,要求学校要达到规范化标准,而惠州目前还有部分学校达不到要求。 记者在位于老城区的第五小学现场看到,整个学校只有一栋7层楼高的教学楼,目前只能供一、二、六年级上课用,在学校旁边的一栋楼里租用了半边,作为三至五年级上课用。而学校里的狭小操场只容得下一个篮球场的位置,操场边上摆了6张兵乓球台。“在2012年之前,学校操场还没这么大,只有半个篮球场大小。”该校的体育老师黄老师说。 据了解,目前每个年级有2个班,总学生人数超过500人。 “课间学生一般自由活动,跳绳和乒乓球是学生喜欢的运动。而平时上体育课时,需要把操场分好片,跑步只能围着篮球场来慢跑。”黄老师希望,校园面积能够大点就好了,这样学生就能多点场地做运动。 针对第五小学场地小的问题,第五小学将适时异地重建,第七中学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拟命名为第7九年一贯制学校,第五小学设为第7九年一贯制学校分教点。届时,小学班级数从原来的12个班增加到18个班,学位数增加到828人。 目前,惠城区教育局已有计划,像第五小学、第三小学等学校,按照规范化标准,适时异地重建。 到2018年新增学位21804个 扩校计划 对于解决学位紧张,目前惠城区教育局已有制定新建和改扩建学校的计划。从2014年至2018年,新建和扩建学校项目20个,预计增加学位21804个。 惠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有4所小学建成投入使用并招生,预计新增小学学位5520个。其中市南坛小学鼎峰分校、市第一小学白鹭湖分校和市第二十六小学这3所小学将于今年8月前建成,新学年将投入使用并开始招生。位于河南岸12号小区的市第二十七小学预计将于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在建成投入使用前,该校2014年秋季学期将借用市南坛小学实验学校招收小学一年级2个班,待学校建成后再整体转入市第二十七小学就读。 而在2015年,在惠城区内,将在水口新建九年一贯制合生实验学校、在火车西站附近新建第二十五小学、在河南岸13号小区新建第二十八小学、在下角新建第三十一小学、在河南岸金山湖新建中洲实验小学;撤销小金口英头小学及其教学点,并入异地新建的金鸡小学。 在2018年9月前,在四环路中信凯旋城区域新建一所小学,在河南岸39号小区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尖峰山看守所附近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前一篇: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互联网教育分会成立 <后一篇: 呼和浩特市247所民办教育机构有招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