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校停办或停招要有“预警”机制

发布时间: 2014-05-22 来源: 《广州日报》 发布者:xuxiang

   最近广州的民办学校出了两件事:一件是白云区的信孚黄石小学、信孚黄石中学、积德花园小学、同德南方小学、同德南方中学5所民办学校因承办合同到期,今年起始年级将暂停招生,此举影响一部分新生家长;另一件是天河区的东奥学校,因场地合同到期,突然停办,1600多名学生面临转学。

  因事出突然,许多家长都措手不及。白云区5所民办学校“停招”事件是在4月21日发出通告的,离小学和幼儿园报名的日期只有10来天时间,虽然白云区教育局为受“停招”影响的新生家长安排了学位和学校,但家长反映被安排的学校需要步行半小时。而天河区的东奥学校的“停办”通知,是在5月17日出发的,早已过了小学和幼儿园的报名时间。虽然天河区教育局也协调了周边2000多个学位接收这批转校生,但对于如此“仓促”的转学通知,部分家长还是十分不满。

  民办学校“停招”或“停办”,自有其自身和社会的原因,但“停招”和“停办”能不能不要那么突然,给家长一个较长的缓冲期,让家长有时间为孩子安排入学的事宜。

  而且,民办学校的“退出”也不能简单粗暴,一纸通知了事。教育部早在2012年就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民办学校退出机制。民办学校终止办学,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提出清算和安置方案,保证有序退出,保护师生权益。

  要保障学生家长的权益,教育部门对民办学校“退出”必须建立必要的“预警”机制。比如,对民办学校生源流失率达到20%,要实施预警,对民办学校出现经营困难时,要实施预警,对民办学校因场地等因素到期无法续约时,也要实施预警,只有信息公开透明,家长不蒙在鼓里,民办教育才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