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校应形成办学特色和风格
发布时间: 2014-05-15 来源: 《广州日报》 发布者:xuxiang
对话南开实验学校高中部校长张文
东莞转型升级导致部分外来人口流失,这样的趋势是否影响民办学校招生?在南开实验学校高中部校长张文看来,受东莞“世界工厂”的地位以及异地高考和中考的影响,东莞民办学校的生源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对于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压力,不同学校也根据学生的需求,形成了适合学生的办学特色和风格。
谈现状
东莞民办教育在全省名列前茅
记者:在您看来,民办学校办校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张文:民办高中学校机制灵活,对教学方针、计划、质量的考核都可以量化处理。总的来说,民办拥有更加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在招生地域、收费方式、办学模式,教师的招聘、使用,管理者的责任心等诸多方面,都有公办学校难以比拟的优势。
记者:您从事民办教育事业已经14年了,您能谈谈这么多年以来东莞民办学校的发展情况吗?东莞的民办教育还需要在哪些地方改进呢?
张文:东莞的民办教育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在全省都名列前茅,具体表现在,学校的数量和校生的数量都位居全省前列。
我认为民办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首先,民办学校的办学者应该遵守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进行有序竞争。如果学校停止超容量招生,家长扭转盲从的择校观念,相信东莞的民办学校会越办越好。
谈育才
变“独木桥”为“立交桥”
记者:张校长,请简单介绍一下你们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张文: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每个学生又都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个性禀赋、成长轨迹和最终达到的人生高度肯定会不一样,我们希望南开培养的学生部分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材,绝大多数成为各行业的精英。
记者:面临高考升学压力,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竞争的砝码是什么?是否有具体措施?
张文:我们的做法是变高考“独木桥”为“立交桥”,高考之难就难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我们民办学校就是要给学生构建高考升学的“立交桥”,为学生开辟多种升学通道,引领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升学路径。
具体做法上,我们抢占“联招”的优势,“联招”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我们通过招收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置专门的“联招”班,让港澳台侨学生进入梦寐以求的学校。目前,大部分港澳台学生都分散在各个学校,学校没有针对联招考试办班,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用学校管理。
“联招”班开办以来已初显成效,以2013届为例,我校共有19名港澳台毕业生全部参加了“联招”考试,18人达到重点本科线,其中16人考取了“211工程”重点大学,并夺得了三个单科全国状元,两个数学满分。
谈转型
高端民校生源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记者:东莞转型升级是否给民办学校招生带来压力?
张文:只要东莞还是“世界工厂”,加上异地中考和异地高考的影响,高端民校生源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东莞民办学校的学位也依然比较紧俏。况且目前就读的仍然是独生子女,其父母还是愿意付出一定的金钱成本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记者:公办高中发展的势头也很迅猛,请问校长对民办高中的未来有什么预期?
张文:办学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这对民办学校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只要我们把学生的事情办好,学校的未来就一定会好。在我看来,民办学校办学硬件条件不可缺,拥有优美的校园和较好硬件设施,可让老师、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有更强的归属感,也有利于师资队伍和学生生源的稳固。
我校高中部未来的发展仍将牢牢抓住一个“美”字做文章——“不求最大,只求最美”,打造“美丽高中”,我们对“美”的理念有四句话:美的愿景,美的环境,美的风气,美的模式。
<前一篇: 高端民校应有高品质服务 <后一篇: 西安“小升初”今日起进行过程性评价 占总值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