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扶持”工程:五年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 2014-04-30 来源: 《杭州日报》 发布者:xuxiang

杭州 下沙民办教育出新政

   下沙“雨露工程”育新苗

   记者 郭峰 通讯员 陶青 郭莹莹

下沙新城作为一座移民新城,年轻而富有活力,是其鲜明的特点。然而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及人口年龄结构偏低,也使开发区基础教育承受巨大压力。近年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区情,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在扩张教育资源、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而近日出台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强民办学校管理与扶持的若干意见(试行)》,则是开发区专门出台政策,实施“民办教育扶持”工程,经过5年左右时间,形成开发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态势,保障开发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提高开发区教育的和谐度。

1  坚持“两条腿”走路 破解“上学难”

“以往开发区的‘上学难’问题,主要就是难在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上。”开发区社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妥善解决“上学难”问题,开发区坚持“公办为主,民办为辅”解决原则,坚持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大力扩张教育资源,既新建了数量不少的新学校,也鼓励办学者改建部分场所举办专门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以此破解“好上学”、“上好学”难题。

目前,开发区民办教育资源已颇具特色。开发区共有五所民办学校,阳光小学、文博学校、金沙学校三所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杭州实验外国语学校、东南中学两所为优质民办学校,成为公办教育之外有益的补充。

 

诚然,一些民办学校起步之初,会存在办学条件不高、学校管理不规范、师资力量不足等种种问题。这次民办教育新政策的出台,就是要坚持管理和扶持“两手抓”,一方面规范管理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另一方面大力扶持民办学校发展,促进开发区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真正使民办学校解决“好上学”、实现“上好学”,真正实现同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

为实现平等之梦,均衡发展,按照《意见》目标,开发区将通过制度设计、资金奖补等方式,经过五年左右时间,有力推动民办学校的运行管理、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权益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发展进步,形成开发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态势,从而解决开发区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保障开发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稳定开发区企业职工就业,促进开发区社会和谐稳定。

2  强化制度设计 规范民办学校办学管理

教书育人,必须规范为先。开发区首先强化制度设计,确保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法律地位,制定出台加强民办学校管理与扶持的具体政策,加强民办学校办学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这些规范举措包括规范民办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民办学校招生与学籍管理、规范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行为、规范民办学校教师聘用与配备等。

比如严格执行收费制度,教育主管部门、物价监管部门对民办学校违规收费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严格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招生制度,按照核准登记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招生。按规定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明确规定各民办学校班师比须达到小学1:2.0(每班学生45人以内)以上,中学1:2.8(每班学生50人以内)以上。学校专任教师应全部具有教师资格,结构合理,其学历、职称比例上达到《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要求建立规范的教师聘用制度,与招聘录用的教师签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聘用协议,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3  设立专项奖补资金 加大民办学校扶持力度

米黄色外墙的教学大楼整洁亮丽,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下沙19号大街阳光小学的新校区今年投入使用。这也是开发区第一所以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全日制民办学校的第二次搬迁,办学条件也因此再上一个台阶。

目前,阳光小学有在校师生800余名,孩子们来自全国17个省份,他们的父母在开发区工作,孩子们的梦想也从下沙起航。

民办学校的成长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扶持和呵护。开发区进一步完善区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明确每年设置民办教育专项奖补资金,一方面用于优质民办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奖励、投资办学补助、教师社会保险费补助、教师培训培养补助;另一方面用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规范办学和办学条件改善补助、专项补助、教师工资补助、教师社会保险费补助、教师培训培养补助等。

如民办学校在开发区教育年度综合考评中获得良好到特别优秀的,分别给予学校5万~10万元奖励。

为鼓励优质民办学校来开发区投资办学,区财政安排经费提供办学专项补助。经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后采用合作、引进等方式办学的,开发区在学校用地、校舍建设、设施设备、校舍租赁、公办教师编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专项补助。

为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标准化办学,开发区给予建设、租赁等资金补助。区财政每年安排经费用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专项补助。主要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专项补助600//年,免课本费补助,免杂费补助,免作业本费补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在困难生资助等补助政策上予以一定倾斜。

开发区还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结对帮扶,分别确定对口帮扶的公办学校,安排公办学校管理校长或管理团队派驻帮扶,公办学校定期组织骨干教师“送课送教”,组织双方教师共同开展教科研工作,组织双方师生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同时,开发区还强化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区财政每年安排经费用于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补助,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民办学校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促进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