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进一步研究部署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
发布时间: 2014-04-24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发布者:xuxiang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倍受重视,必须认真对待,切实做好。年初教育部发布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后,各地反应迅速、态度鲜明,目前开局让人振奋。各重点大城市相继向教育部报送了今年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方案,彰显了改革决心,体现了责任意识。从当前到招生入学结束是关键时期,必须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坚定信心决心,把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作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下大力气、抓紧攻坚、尽快解决,力求今年招生入学工作有新突破。 刘利民强调,做好今年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必须将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作为依据,把握改革关键,吃透政策要领,明确核心要求。一是要坚持免试入学,淡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竞争,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二是要坚持划片入学,体现就近原则,尽量使片区科学合理。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对于热点学校,要尽量扩大覆盖面,进行随机派位,做到机会均等。四是要坚持“阳光”招生,确保整体工作在社会监督下进行,争得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可。五是要明确县级主责,根据《义务教育法》确定的管理体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负起责任,具体操作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六是要聚焦突出问题,对违规考试、抢夺生源、举办相关培训班、乱收费等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肃纪律,严格查处。同时,还要推进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均衡发展,做大优质资源“蛋糕”,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为招生入学工作夯实良好基础。 刘利民要求,今年是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的重要一年,务必狠抓落实,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一是要建好“笼子”。各地各重点大城市要制定完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好时间表、任务书、责任人,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要照好“镜子”。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行之有效的招生治理机制。要注重过程监督,构建动态实时监督网络,实现监督对象和监督过程的全覆盖。还要创新监督方式、健全问责机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查到底、逐级问责、一票否优。三是要建好“台子”。要建好工作平台,增强各级教育部门执行合力。要建好舆论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参与,赢得社会支持。
<前一篇: 华长慧:进一步探索协会职能,促进浙江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后一篇: 太原:私立幼儿园收费或将设定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