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八千万帮重点学科养人才
发布时间: 2013-11-1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发布者:xuxiang
投八千万帮重点学科养人才
首批12个市重点学科和10个高职重点专业,公办民办高校共享利好
打造学科和专业战略集群 经各高校申报、专家评审以及重点学科、专业共建工程领导小组审核,青岛批准立项了首批12个青岛市重点学科、10个高职重点专业,涉及承担共建项目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等6所在青本科高校和黄海学院、滨海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这也是青岛市首次投入专项资金与在青高校实施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共建。 据市委高校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推进青岛市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在青本科高校重点学科市校共建工程”和“在青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市校共建工程”。 “历时一年左右时间,在青岛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分别选择了重点特色学科和专业进行市校共建,实施专项投入。”该负责人介绍,青岛希望通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增强特色优势学科和专业,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和贡献度,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打造服务青岛产业转型升级的平台,并逐步形成青岛市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战略集群。 12个学科10个专业获扶持 从遴选的结果看,面向本科高校遴选的12个重点学科主要面向青岛市重点产业领域,主要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畜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作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学科,建设方向涉及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橡塑新材料关键制造技术与先进成型加工、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生态化学工程技术与装备、环境污染控制与安全优化技术、软件工程与物联网软件技术等方向,这些学科的建设将强化与青岛产业的结合度和贡献度,将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面向高职院校遴选的10个重点专业,主要面向会展、航运、外语、酒店管理、船舶电气、机电一体化、物流管理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化工、服装设计等领域,主要服务于本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据了解,市财政将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引导扶持。本科重点学科一期投入为500万元,建设周期三年;高职重点专业一期投入200万元,建设周期两年,都将分三期拨款,总共投入将达到8000万元。同时,重点学科、专业的扶持工作会安排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接下来的投入扶持计划。 因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大学已列入市校整体共建,故暂未列入本批重点学科专业共建范围。 蓝色经济成重点扶持方向 每个入选学科不仅有青岛市投入的500万元资金支持,入选本科高校还会另配套投入500万元资金,蓝色经济成为重点扶持方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入选学科与青岛蓝色经济发展有良好契合点。“这两个学科是机械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科建设处处长杜启振告诉记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会围绕高端装备这个创新点服务青岛建设,在技术和产品两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山东科技大学总共有两个学科入选,分别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主导研究方向是机器人与智能控制)和软件工程学科(主导研究方向是物联网软件技术)。“国家的人工成本正在增高,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是一个趋势,未来十年是机器人发展的黄金期。”山东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李家祥表示,山科大作为机器人企业的技术支撑,不仅能促进青岛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还能为青岛市培养大量的相关人才,从软件和硬件上为青岛蓝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另外,记者发现,这次评选中并没有把民办高校排除在外,民办学校中的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黄海学院、滨海学院等都有学科和专业入选,将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放在同一平台进行扶持也是青岛的一大创新。
<前一篇: 民办学校托管公立学校 <后一篇: 创造现代民办高校制度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