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民办教育与公办并举发展

发布时间: 2013-11-11 来源: 《春城晚报》 发布者:xuxiang

规模扩大 格局多元 效益显现

    记者在云南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了解到:历经多年发展,我省民办教育也得到了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在财政支持、发展规模、发展格局、发展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教育需求等方面都显现出较好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全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上,云南与湖南、河南的民办教育发展被称为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三南现象”。

    规模不断扩大

    在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其相关人士介绍,“十一五”以来,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省民办教育无论是办学层次、办学条件还是在校生人数,均逐年增长,达到历史新水平,取得可喜成绩。

    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民办学校4067所,较“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加了2653所,增幅为187.62%;全省民办学校在校生94.4万人,较2005年增加了64.7万人,增幅为217.84%;民办学校数和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分别占全省学校总数及在校生总人数的13.14%10.19%;校园占地2.38万亩,校舍建筑面积9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逾93.84亿元。  

    民办学校在校学生占全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在校学生的比重分别达到48.86%、3.20%、5.10%、24.29%,民办教育已占全省教育事业相当分量的比重,在增加教育资源总量、丰富教育资源供给形式、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日趋多元的教育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公办民办并举的教育发展生动局面。

    办学格局多元

    我省民办教育已经初步呈现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私人办学、集体办学、股份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并存,形式多样、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

    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层次、类型齐全的、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和体系,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随着民办教育的有序发展,我省在政府财政方面也逐步加大了对民办教育发展的支持。

    2009,云南省政府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2000万元,用于全省民办学校规模发展和示范性学校建设。昆明市级财政从2010年开始,每年安排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300万元,用于支持民办学校的规模发展、示范性民办学校建设、办学经费补助、考核奖励、建设贷款贴息以及民办教育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此后,有条件的州(市),如大理州、红河州、丽江市、昭通市、德宏州、临沧市也相继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适应市场提升质量

    “十一五”以来,我省通过不断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规范管理,服务质量也明显提高。一大批民办学校也充分发挥机制灵活、讲求实效、市场适应能力强等优势,坚持培育办学特色,在与同类公、民办学校的办学竞争中脱颖而出,涌现出一批管理规范、条件较好、特色鲜明、质量较高,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优秀学校。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2008年以来,积极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学院“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内部管理机制已基本成形,并一跃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招生专业最多、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独立学院。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坚持以质量建设为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6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领跑同类院校。

    民办教育效益显现

    随着民办教育的发展,其不仅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解决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还有效地缓解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有数据显示:仅教师工资,全省民办学校每年为各级财政减少支出达9亿多元。全省民办高校在校生12.45万人,按照云南省现行公办高校本专科生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计算,仅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一项,民办高校每年就为政府分担了教育经费12.21亿元。

    云南省民办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要成效和典型经验得到了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师生、业界同行的认同,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