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教材,落实新课标——新京版教材基地校建设研讨会日前召开

发布时间: 2014-04-23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wuzeyu

 

1_副本.jpg
 物理课《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

 

2_副本.jpg

各出版社负责人、各区县学科教研员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

 

3_副本.jpg

大会现场照

 

4_副本.jpg

 授牌仪式 

 

为更好支持学校帮助教师使用新京版教材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新京版教材的质量,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于2014416日上午9点在房山四中组织召开了新京版教材基地校建设研讨会。教育部课程中心李斌处长、北京市教科院课程中心杨德军主任、房山区教委武玉章副主任、房山进校甄增瑞主任及各新京版教材出版社相关领导和相关学科的编辑、课程中心相关研究人员、各区县项目负责人以及房山四中校领导和教师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探讨会由分科听课、分组研讨、集中研讨三个部分组成。

房山四中的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八个学科的教师们分别为大家展示了《归纳》、《At a Restaurant》、《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碱的化学性质复习》、《绿色植物的呼吸》、《表格数据处理与分析》、《阿伊亚——非洲的灵感》、《色彩的对比》八节研究课。精彩的讲课内容、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各位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后,各出版社负责人、各区县学科教研员与授课教师进行了研讨,主要就教师在使用教材当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和难点做了深入的交流和分析。

大会集中研讨阶段,房山四中校长和教师代表分别针对新京版教材的使用情况作了汇报。学校认为:新京版教材拥有独特的优势,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并且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教育部课程中心李斌处长结合多年教材审查工作的经验针对教材质量的提升提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才是好的教材?如何做一套好的教材?以初中语文为例,李处长首先提出了好的教材的标准:1.教材一定落实课标的要求。教材作为载体主要是通过编者的“编”,教师的“教”将课标内容传播出去。2.教材选文一定要贴近时代,要以精选经典、减轻负担为出发点;要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认知规律相结合。3.教材的编写应当与社会所传递的价值观相一致;4.教材的练习一定与内容相符。接着,李处长还提出做一套好的教材不仅仅意味着通过审核,关键在于能够根据一线教师的使用问题作出改良。新京版教材在这一方面已经迈出了很好的一步,新京版教材开始关注教材使用当中出现的问题,开始站在一线教师、学生的角度认识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教师“教”,学生“学”。希望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将问题反映出来,这对于教材质量的提升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杨德军主任对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做重要部署。杨主任表示:经历了十年的磨砺,新京版教材体系建设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辉煌成果。课程中心今后要继续深入的、全方位的做好新京版教材的建设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核心词就是“丰富”和“完善”。从丰富的角度来看,工作的核心就是要丰富新京版教材的资源建设,让教师能够更方便的使用。因此,从今年开始课程中心着手进行了全方位的教材数字化开发以及新京版教材课程辅助资源的开发;从完善的角度来看,工作的核心是希望通过教材这个重要的载体来帮助各区、各学校、各位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课标的要求和理念,从而完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一方面,针对各出版社要逐渐形成一个长效的修订机制。另一方面,针对各区、各学校要逐渐发展形成一个长效的实验机制。

最后,房山区教委武玉章副主任表示:京版教材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教材的研究、使用、反馈当中,这对课程中心、出版社、各学校来说都是获益匪浅的。

此次会议作为“走进新教材,落实新课标”系列活动的首站,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作为新京版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实现了倾听一线教师的声音,推动了新京版教材质量的提升,也为新京版教材后续的实验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