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d的微项目学习实践研究——学习方式变革市项目组赴北师大朝阳附小调研

发布时间: 2015-10-29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wuzeyu

 

2.jpg

课程中心何莲芳副主任点评

 

3.jpg

朝阳教研中心张义宝副主任点评

 

20151016日上午,学习方式变革市项目组到朝阳区北师大朝阳附小开展调研。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何莲芳副主任、朝阳区教研中心张义宝副主任、北师大朝阳附小赵宗国校长及相关实验教师等2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学校以《营造数智校园构建互动课堂》为题目就北师大朝阳附小的研究过程进行了介绍:(1)营造数智校园环境:办公数字化、德育数字化、教学数字化;(2)构建互动课堂学习:“IPAD+APP”的互动学习,网络学习平台的实时交互,跨学科综合项目学习、微项目学习;(3)研究思考和展望: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推动常态教学应用、做好充分调研规划常态化教学应用。

学校呈现了特色的绘本阅读、书法、音乐三节课,利用IPAD达成课堂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阅读课中技术支持学生的读、讲、演、创,音乐课中技术支持学生的听、学、拓、创,书法课中技术支持学生的找、观、展、评,借助技术以微项目为出发点,实现了学科基础上课堂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学校秉承“乐学乐行”的办学理念,研究中体现了:(1)基于信任的组织。项目中有一种信任的力量,管理者尊重教师,教师尊重学生,教师主动参与,学生乐思乐学;(2)基于人的考量。微项目设计中融入脑科学研究进行学生脑能研发,站在生命的视角把儿童作为人来看待,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基于学校已有关于课程主题化、微项目学习方式、课堂互动的探索,下步深入研究发展的方向,项目组提出以下建议:(1)基于课程的三个关注。关注问题意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关注课堂结构——基于资源、学科、人的跨界整合,课堂重构;关注10%课时——传承和创新,赋予10%新的空间内涵。(2)课堂的多样化。围绕信息化学习方式,多样资源的选择性,应带来问题的多样化,学生生成的多样化;(3)合作的深度性。课堂中围绕核心素养目标达成,合作基础的考量、合作任务的设置、合作过程的支持等;(4)扎实的项目推进。学生学习过程的及时记录和保存,促进师生间互动分享;学习环境变化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变化;发挥好技术的工具性同时助力教师教和学生学,教师教学方式变化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前提;利用IPAD促进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更好实现跨学科课程整合。

此次调研活动研讨交流深入,学校下一步将围绕“课程主题化”“课堂互动”开展深入的课程结构变革研究,进行主题化课程下的微项目构建,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先学后教、边学边教,将真实的学习过程呈现在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