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教材改革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 2007-06-27 来源: 发布者:yxh

    内容提要:本文以语文教学改革现状为楔入点,阐述语文学习的规律及如何建立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语文学科课程、教材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四有新人,以及在学生接受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在国际化、信息化社会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与课程教材改革,伴随着20世纪末创建的辉煌迈入了新的世纪。新的开端带来了新的希望。综览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教材、教学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次次改革、争论、探索、实践之后,逐渐走向成熟。课程、教材、教学改革等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他们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等方面迈出了成功的一步,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但是,从总体看语文教育的现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仍旧没有走出“少、慢、差、费”的困境。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作为21世纪的语文学科教育,应当成为学生掌握学习工具、奠定文化基础、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必须站在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相统一的高度,重新审视语文教育。??

 

    一、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以史为鉴,重新审视语文学科的定位,弄清楚“语文教育与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

    纵观本世纪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可清楚的看到:“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是与哲学、伦理、史学教育混合在一起的,并没有严格意义的语文教育,直到本世纪初,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学制癸卯学制出现后,语文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1903年~1918年为第一时期:??

    清未民国初期是中国语文学科的初创期。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初等小学设中国文字课,高等小学设中国文学课,简称“国文”。自此,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声中诞生,将语文教育从诵经读史写八股文的科举教育中解放出来,西方新的科学知识渐入语文课堂。??

    21919年~1948年为第二时期:??

    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中国语文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尤其是国语运动,即白话文运动,废除科举,创办新学。纯文言的“中国文学”课一变而为“国语”课,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正式颁布了注音字母。自1922年开始,所有小学教材,改为语体文,实行“文、言”统一,这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一个质的变化与飞跃。1923年由叶圣陶先生拟定的课程纲要发表,这对新中国成立后的语文教育目标影响是极深远的。??

    31949年~1977年为第三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将解放前小学的国语,中学的国文统一合并为语文课。正式确立“语文”这一学科的名称。有步骤地对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进行了改造。强调“语”“文”密不可分,听说读写并重。同时学习苏联教学经验,推广“红领巾教学法”,突出汉语知识、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并进行了汉语与文学分科的尝试,编写了汉语、文学分科的教材,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1963年对《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进行了修改,新编了十二年制语文教材,加强了“双基”训练,教研活动空前活跃。但是到了文革时期,教育教学出现了空前的扭曲。??

    41978年~现在为第四时期:??

    1978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改和教学实验全面展开。1986年开始的“一纲多体”,打开了全国语文教学改革的通道,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为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始了语文教育教学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于是,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新方法不断涌现。但随之而来的是竟相模仿追求花样翻新的“形式”,忽视了语文教育的本质。??

    面对此现状,叶圣陶先生大声疾呼:“语文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在语文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围绕着语文的性质,开展了大讨论,直到1996年,新高中语文大纲的出台才初步确定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样一个定位。这不仅给语文定性为“工具”,而且突出了语文这个工具的特点: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从语文的概念看:“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2]可见,由语言(言语)形成的文章、文学作品等,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因此,这个定位其含义是宽泛的,不仅仅是工具,还包含了其他因素在内,如人文性等等。所以,语文的“交际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特点。1997年朱绍禹先生又将“语文”与“语文学科”进行了严格的区分,他指出:“其实,语文和语文学科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间是有着质的差异的。前者存在于广大社会,后者只限于学校,更为根本的是,前者只用于交际,而后者则施于教育。”??

    从上述概念的定位,不难看出语文教育到底是干什么的了。说到底,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真正做到听说读写,并以“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为中心,寓人文素养的培养于能力训练之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增强文学修养,陶冶审美情操,形成健康独立人格的目的,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如何做人”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所在。??

    语文作为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可以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语文学科的内容也几乎涉及到社会的各个不同的层面,有明显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其特点是重在“熏陶”而不是“立竿见影”。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1.母语教育:母语教育是承传民族文化,负载民族思维方式的教育,也是将本民族的语言转化为个体语言的教育。现在中小学生学习语文,首先是学习母语,接受母语教育,掌握母语规律。因为母语教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没有语言及其规律做基础,便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与沟通,便没有语文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所以,母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母语意识,即民族意识。从爱国主义的高度学会使用祖国的语言,从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的角度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学习中,体会祖国语言的美感,自觉地清除祖国语言文字中被污染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语言文字是不容侵犯的、是神圣的,是国家、民族尊严的象征。??

    2.书法教育: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国粹,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再现了东方艺术的神韵。作为文字,它是一个国家团结、统一的象征。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到,人口众多、语言千差万别,但并没有影响文字的统一。作为智力开发,汉字也是功不可没的。汉字是方块字,它往往就是一个信息单位,易于成象输入右脑图象区,又由于汉字形体结构上的显义特点,在加工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可充分调动左脑的参与。从而使左脑功能得到理想开发。所以,在中文信息处理中,左脑的信息区与右脑的图象区功能可相置换、互补并得到同步发展。作为艺术,汉字书法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的作用。汉字书法本身就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教育方式,可让学生从小练起。俗话说:“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3]首先应从楷书上下功夫,体会汉字的美感所在,把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落到实处。但是,电脑这一现代书写工具的普及,无疑对汉字书法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有人认为,不练书法照样能写好文章。殊不知,汉字书法所具有的独特教育价值,则是电脑所不能替代的。何况电脑所能显示的各种字体及变形美术字,大都是手写体的模访与加工。因此,没有书法艺术千姿百态的变化,何来电脑多种字体的变形。??

    3.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文学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情感的历史,“具有塑造人格的伟大力量”(刘国正语)。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理性感化、艺术熏陶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认识社会、观察生活、分析矛盾、剖析人生、识别是非美丑的鉴赏能力。同时,文学又是语言的艺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不懂中国文学,没有文学语言修养,就谈不上掌握了中国语言,因为文学语言是语言的最高层次。由此可见,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是应该加强的。??

    4.文化教育: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有兼顾文化教育的功能。因为语文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国文化渊远流长,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这个概念是复杂的。“文化”一词是由西方引进的(英文:Culture),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 (E.B.Tylor),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自此后,许多人又给文化下了不少定义,很难用一句话概括。但总的说有三个大的方面:“(1)意识形态: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价值观、道德标准、认识能力等等。(2)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的态度及采取的形式。(3)精神的物化产品:从形式上看是物质的东西,但透过物质形式反映出人们观念上的差异和变化”。[4]如:机器它本身不是文化,但机器的工作机制及形状却反映了制造机器的人的认识能力和科技的程度,反映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变化所具有的文化的意义。??

文化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因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都具有区别其他民族的特点。作为语文这个文化的载体,其学科教学应把文化教育渗透进去。可以说不懂得中国文化,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不懂中国文化,就会忘记自己的根;不懂中国文化,就会拿着“别人”的文化垃圾当宝贝,就不会有真正的信仰和人格。一个国家的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此阶段不进行必要的文化教育,就谈不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二、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继承传统,抓住母语学习的规律,确立语文教育民族化、科学化的方向??

    一个世纪以来的语文教育变革告诉我们,语文教育要想重新获得生机,必须正本清源,恢复语文教学的本色,从背离传统的道路上走向回归,紧紧抓住母语教学的规律,正确面对西方文化的再次冲击,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武装自己。我们要从俯视古今的高度,面向未来;从纵观中外的视野,面向世界。回归不是“复古”,而是返本归真;继承传统,不是“排外”,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更新。任何改革,都不可丢掉传统中好的东西,特别是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语文改革更是如此。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母语教育的历史看,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看母语学习的规律。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母语学习的规律,强调多读、多记,如《三字经》《百家性》《千字文》等这样的蒙学读本,教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学子。许多青史留名的大文学家,都是在私塾中背《三字经》,诵《百家性》,读《千字文》开始的。古代有很多传统的经验、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是我们至今仍然在用的。作为中国古代的蒙学教材,有着悠久的历史。就其发展,有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周秦至汉唐。第二阶段:宋至清中叶。第三阶段:清中叶至民国初年。[5]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处在第二个发展阶段的《三字经》《百家性》《千字文》,统称“三、百、千”。??

    自重读“三、百、千”后,引起我对现行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的思考。为什么“三、百、千”经久不衰?为什么从1903年至今,百年历史,没有一套教材可与之相比呢???

    归其原因,“三、百、千”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符合母语规律,突出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汉语是非形态语,没有时态与变格。四声和韵,构成了汉语的音乐美。汉字是独立的方块字,组合力强。“三、百、千”注意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三字成句,四字组合,提高了蒙学教材易读易记的水平。其间多用韵语,读来琅琅上口,听来铿锵悦耳。识字效率高,还可掌握最基本的语素组合方式和语法结构。??

    ②知识教学与品德培养相结合。??

    “三、百、千”,对知识传授与品德修养各有侧重。有的重知识传授,有的重品德培养,但又相互交织,形成互补。人称《三字经》“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是一部集萃古代文化知识的小百科全书。??

    ③教材相对稳定,内容不断增补更新。??

    “三、百、千”等蒙学教材,连续使用数朝数代,沿用数百年到千余年。其原因,是在不断修订、增补中更新内容,才保持了其稳定的地位,才提高了更新后蒙学教材的权威性。??

    ④适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三、百、千”注重儿童心理特点。在教材的编写上,注意浅显易懂,形象鲜明,突出实用性。把典型人物、历史故事,民间谚语作为重要内容。如《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历史故事,还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样勤学苦读的历史人物及生动的故事,正是“三、百、千”久远流传、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教材编写的宝贵经验。??

    ⑤传播文化,雅俗共赏,提高修养。??

    “三、百、千”作为蒙学读本,十分注重雅俗共赏,提高修养的实效。使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家长、教师溶为一体,形成整个社会都熟知蒙学教材局面,在无形中丰富了知识,传播了文化,提高了品德与文学修养。如,反映时代的变迁、人生哲理、家庭和睦、待人诚实、乐于助人等等。再如,蒙学教材中精练的文字,浓郁的韵味,通俗流畅的语言,对提高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美学情趣都是十分有益的,是值得我们今天反复思考和汲取的。??

    2.从传统的诵读教学,看母语学习的重要地位。??

    作为母语的学习,人是从生下来就开始的。学生六岁入学时,其语言基础并非是零,何况又有学前教育的基础,他们的听说能力是有一定基础的,只是读、写弱了点。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从学生一入学就忽视了学前的语言基础,重复着他们已会的东西,而对他们的弱项读与写,却没有足够的重视。??

    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材料的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如何积累?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尤其是诵读。这是从小练就的“童子功”。我国传统的诵读教学,已总结出宝贵的经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朱熹也曾强调:“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向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曰:‘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6]这些都是永不过时的名训。只有多读(阅读能力)、多思(分析能力)、多写(写作能力),才能由感悟、积累、运用、创新,到能够诵之于口、得之于心、出之于笔。正如古人所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正是母语学习的规律之一。??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今天许多新兴科学随之产生,电脑网络的开通,上网学生比例加大,教学内容的增多,学生时间有限,只好挤掉读书的时间,加上语文课时的调整,课外阅读又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导致部分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下降。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学好汉语是学好其他学科的保证。因此,母语学习不容忽视,应把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应把多读好书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读一定数量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才能在咀嚼品味中体会其精髓之所在,才能受到艺术的感染与熏陶,才能永远留在记忆的深处,才能形成一定的语言积累和文化积淀。张志公先生曾指:“教学要从语文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要求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要求‘穷经通史’,通晓‘诸子百家言’;他们也并不都主张‘两耳不闻窗外事’,有识之士是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然而,他们毕竟认为多读书是根本。2凡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才能发挥效力。……要学生多获取语言材料,就不仅要靠多读,还必须要求熟读以至背诵,背得‘烂熟’,这些材料才能真正为他所有……掌握语文工具要靠积蓄丰富的语言材料,要靠纯熟的驾驭这些材料,这条原则是正确的。”[7]??

可见,多读书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点。我们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学生读书的指导。??

 

    ①激发兴趣,读得准,不错音,不错字。??

    ②培养语感,读得好,品出味,带出情。??

    ③提高品位,读得熟,记得牢,有感悟。??

总之,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兴趣,穷源溯流,掌握规律,学好母语。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述了学习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8]他阐述了学习的三个阶段,第一高瞻远瞩,选定目标;第二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第三是豁然开朗,妙手得之。这是我们母语学习的规律,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

 

    三、语文教育工作者要面向未来,以育人为本,建立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语文学科课程、教材体系??

    语文教育教学在实现民族化、科学化的过程中,要求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应21世纪形势的发展,要根据国际间的交往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改革,以“育人为本”真正建立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语文学科课程、教材体系。??

    ()课程:??

    1.语文课程设置,要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现基础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必要的基础知识,是每个学生继续学习与具备持续发展潜力的先决条件,是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还要注意语文活动课的合理设置,组织学生从直接的经验中学习。从认识身边的事物、身边的人开始;从了解家庭、了解社会、了解祖国、了解世界开始;让学生自己去动眼、动耳、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动手能力的强弱是决定着一个人能否被社会接纳、认可的重要条件。所以,要给学生了解其它生活领域的机会,让学生自觉地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去学习书本之外的社会知识,去陶冶身心,锻炼意志,增长才干,促进个性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如:北京国际学校的模拟“联合国”的实践活动课就是典型的一例。学生通过动手查阅材料,写成讲稿,掌握了大量课堂上没学到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我们可以学习、借鉴。??

    2.语文课程设置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选择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设置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下,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给学生自我发展的选择权,为一般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按自己的学习水平一步步前进;为有特长的学生找到用武之地,促进其成才。要正确指导学生在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有主见地决定自我,增加选择机会,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的设置上,把选修课放在一定的位置上。长课、短课、微型课相结合,讨论课、参观课、模拟课、演讲课、讲座课并举,实现选择性与综合性的统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多次重新开始的机会,并配以宽松的评价环境。这样才能培养出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同时,还要注意语文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注意相互间的渗透,开设好综合课,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语文课程设置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螺旋课程”的结构方式,突出序列性。

“螺旋课程”是安排较复杂、涵盖面广的学科内容的一种较好方式。语文学科内容庞杂,古今中外都涉及得到、综合性强。而传统的语文教学采用的是锁链式联结结构,将知识和技能训练安排为一个个训练点,学完一个再进行下一个。螺旋课程结构方式是将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状态,这样语文学科内容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形成序列。既照顾到学生发展,又兼顾了知识的序列,省时高效,避免了知识的重复。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中都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并能够巩固住所学的知识内容。因此“采用这种方式,学科内容可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学生可以逐步深入地接触学科内容和学习它的不同方面。决定学习经验连贯性的螺旋课程制,在学生入小学起即向他们传授学科内容的某些方面,并为他们在其后的几年中加深学习相同内容的复杂形式做好准备”(《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第54)。[9]??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件重要且难做的事,也是语文改革的核心内容。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语文课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充分利用“必修课”突出打基础,用于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习惯的养成和基本能力的培养;“选修课”旨在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活动课”强调社交性,重在实践性,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表现学生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通过三种课型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照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他们的不同需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教材:??

    中小学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中小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教材多样化方针以来,教材建设的成绩是显著的。首先打破了一套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地方教材得到了发展,出现了教材改革“百花齐放”的新形势。其次从目前语文教材的编写情况看,已初步建立了以能力训练为主的教材体系。有合编型、有分编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虽然教材建设的成绩是主要的,但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何建立和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材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四有新人,是当前我们教材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目前教材建设的现状,我认为教材的建设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衔接:

教材的改革,首先应明确九年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任务,编写出一至十二年级的一条龙教材,处理好教材的衔接,避免随意性和重复性,从根本上改变“少慢差费”的现状。

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黄金时期。从语文训练的规律上看,其教学任务是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学会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具有初步的语文能力。从思想教育方面看,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抓住思想教育的宝贵时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重实效。??

    初中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要大体完成语文基本训练任务,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语文训练中,突出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潜移默化,逐步加深。??

    高中阶段是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并进行更高层次的语文训练。要根据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等等。??

    从上述三个阶段的教学任务看,是一个螺旋式的递进关系,所以编写教材要根据大纲要求,从总体上把握,编写一至十二年级的一条龙教材,这样才能避免重复,照顾彼此的衔接。??

    目前,我们所采取的小学、中学分段的办法,教材编写上各负其责,既切断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联系,又混淆了初中、高中的界限,造成了小学、初中脱节、初中、高中的重复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导致“少慢差费”的现状。语文教材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材,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灵活性。各套教材的训练序列不同,内容上又具有包罗万象的特性,不可能像数学、物理、化学那样有严密的科学体系,也不可能像历史、地理那样严格按时间、空间顺序建立一个学科体系。语文教材的体系是多样性的,所以在教材的编写上要避免随意性,要照顾到小学、初中、高中的衔接,分出层次,序列清楚,易于操作。这样才可避免重复,统一到大语文教育观上来,归结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总体目标上来。北京市新编《语文课程标准》在九年义务与高中阶段的衔接上处理的较好。同时,把一至十二年级的教材做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避免了“各管一段,相互重复”的问题。??

    2.教材“基本篇目”与选文原则:

    “基本课文篇目”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1990年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是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的要求,也就是一纲多体的方针。这在当时是必要的,因为过去教材编写的教训是:“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那些基本课文,有些内容已过时,不再适合作课文,虽经修改、调整,还是显得陈旧,加上升学的问题,有的只讲基本篇目,别的就不讲了,这样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鉴于这些情况,我认为,基本课文在编写时要考虑,但又不要完全受其制约。??

    教材编写,选文是关键。衡量一套语文教材的质量、优劣,主要看选了哪些文章作课文。因此,选文的原则:(1)典范性:要选“文质兼美”的作品,以精典作品为主,选那些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具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文化品位经得起咀嚼的作品。(2)时代性:还要选一些有新意、具有时代气息的时文,但不是“快餐式”的,即选学生爱读、教师爱教、有讲头的好文章。(3)趣味性:选一些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不同年龄层次的、难易适度的美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教材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应做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但就目前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感受作品:让学生能够读懂作品。从整体上把握住作品特点,粗线条的感知内容。??

    (2)理解作品: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作品的表层与深层的含义,培养阅读兴趣。??  (3)鉴赏作品:让学生能够初步品评作品。能说出一篇作品好在哪里。知其所以然,找出其独道之处。即“作者言其事,读者会于心”。??

(4)拓展作品:让学生能够写出自己对作品的见解及评价,包括对作品内容和人物的质疑。

简言之,文学鉴赏除这四步曲外,其步骤宜粗放一些,开放一些。因为鉴赏能力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仅仅靠课内完成,大量的是课外的阅读,是由课内向课外扩展的。因此,在教材编写中,每册书后应给学生开一个“阅读书目”,以便学生阅读,并从多种角度去鉴赏。如《荷花淀》《雷雨》《项链》这些作品都可以从多角度地进行鉴赏,教师可分层次对学生进行“点拨”,但宜粗,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品味。??

    4.教材对说写能力的强化:

    面向21世纪的语文教材,要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强化说写能力。??

    (1)口头交际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新世纪的临近,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对于在校的学生而言,听说能力的社会需求更加迫切。一方面口头表达可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另一方面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学生应具备的语言修养。口语训练应作为必修课来设置,在教材编写的设计上,要切合学生实际需要,占有一定比例。因为,好口才已成为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前,传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诞生后,人们可以不用程序语言去工作,人机实现了对话。出现了“语音输入,文字自动输出”的智能电脑,这就是“说写”的演变。这样的发展速度,对人的口头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能够使用准确、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因此,从学生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语文教材,要力求对学生口语能力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训练。首先要遵循激发兴趣的原则,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从朗读、复述、讲故事、问答、议论、致词、演讲、口头报告等方面开始,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真正达到大纲的标准,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

    (2)实用写作能力。??

新世纪,对写作能力的要求更高。在快节奏,高效率的前提下,写作将更加趋于“短、平、快”,突出实用性。不仅仅限于记叙、说明、议论,而是具备实用写作能力。张志公先生曾说过:“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如历史上描写智力超常的‘才子’的那种‘出口成章’的能力,因为他们要用自然的口头语言处理工作、指挥机器干活;那种‘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因为他们需要读的东西太多了;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因为他们的时间很珍贵,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写出他们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写的东西。那时候社会上还需要有‘低吟长啸’的诗人,‘斟词酌句,反复推敲’的语言大师,人们还需要文学。不过,处理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10]这是张志公先生对语文教学实用性、科学性及培养目标的深刻思考,对语文能力训练,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世纪的快节奏,要求人们不仅会写,还要写得快,写得漂亮。所以,语文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到上述特点,同时,要按照写作的内在规律,指导学生自由地写作,写自己熟悉、动情的东西,并综合成文,力求一气呵成。除此之外,还要训练学生学会写总结、综述、通讯、读后感、说明书、影评等等。培养学生实用文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作文,训练学生快速立意、快速构思、快速安排结构、快速谴词造句、快速成稿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真正实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郭沫若)。综上所述,语文教材的编写要从新世纪的要求出发,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母语学习的规律,强化语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面对新的世纪,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担子是沉重的,我们要博采众长,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我们的目标将是辉煌的续写与更高层次的构建。?オ?

 

 

 参考书目:??

1]赵静《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2]《叶圣陶集》第17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高占祥《书法教育的良工利器》(赵孟兆页《洛神赋》回宫格行书字帖前言)??

4]《中国文化史》P2??

5]《蒙学十篇》??

6]朱熹《朱子童蒙须知》《卷正类编》,卷一。??

7]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

8]王国维《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P348??

9]《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P54??

10]张志公《关于改革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