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现行北京版生物教材与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 2007-09-11 来源: 发布者:yxh

   

课程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满足学生、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课程教材的建设成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在北京生物学教材的建设中,研究北京现行的生物学教材和根据国家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生物新教材之间的异同,将会对北京的教材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的价值体现。

现在北京市大多数学校初中阶段所使用的生物学教材,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设机构组成的北京市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编写组编写的生物学教材。而根据国家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生物新教材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江苏教学出版社编著的《生物学》等几个版本。本文将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生物新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新教材”)为代表,与北京市现行北京版生物学教材(以下简称“北京版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北京新教材的建设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对比

北京版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制订,于19926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本。同时,由于当时国际性的教育改革已经影响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当时的教材编写组认真研究了国际教育学以及生物学的教育教学发展状况,因此在编写教材时提出了许多在当时很前沿,在当今并不落后的编写思路。因而,该套教材基本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为北京市的学生编写一套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适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对学生的研究能力有重点指导和训练,以综合为主,符合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要求的教材。该教材于19956月出版第1版。迄今已为该教材的第5版。

人教版新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是由国家教育部制订,于2001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其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使教材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课程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该教材于20018月出版第1版。

从上可以看出,尽管这两套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有所不同,但编写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方面则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即都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以及教材内容的综合处理等。但二者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北京版教材相比,人教版新教材的指导思想理论性更强,涉及层面更为广泛,目标的针对性更强。

 

二、教材体系之间的对比

北京版教材的教材体系以“生物”为主线展开。整套北京版教材的教材体系共设置17章,即我们身边的生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生物体的结构、生物的营养、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生物的呼吸、生物的排泄、运动、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免疫和传染病、生物的多样性、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生态环境、生物学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北京版教材体系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对自然界中所存在生物的特征形成整体上的把握,更深入的了解,以及认识到自然界中所有生物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新教材的教材体系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安排教材内容。如此,整套教材的内容设置了8个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

从二者各自的教材体系可以看出,它们都改变了过去生物学划分为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几门课程分科设置的特点,而是从生物界所有生物的共性特征整合知识内容,将这几门课程共有的特征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生物学内部的综合。此外,二者各自所有的内容都有一个主线内容,这样,当学生学习完这相应的成套教材之后,学生就可以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但二者在教材体系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首先,二者的主线不同决定了教材不同的体系设计。以“生物”为主线的北京版教材体系,着重从生物特征的角度描述发生在生物体上的各种生命现象;而以“人与生物圈”的教材体系则着重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方面入手,重点介绍生物圈中生活着的各类生物及其对生物圈的影响。

 

三、教材体例之间的对比

教材体例的比较主要是比较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和呈现方式。

北京版教材的组织教材内容的方式是,主要采用的实现以问题、实验、实习,或其他方式以先让学生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或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一个粗浅的认识,然后再给学生以正文介绍,其中也穿插一些插图和图表使教材内容更加生动和准确。同时,在该教材中还设计了许多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栏目,如:实习(共10项)、阅读(27)、实验(共44项)、生物学技能(共1项)、观察与思考(共2项)、观察(共62项)、调查讨论(共1项)、课外观察(共1项)、观察演示(共4项)、课外实习(共1项)、实践活动(共1项)、活动(共4项)、参观(共3项)、课后调查(共1项)、调查(共1项)、演示实验(共1项)、课外实验(共1项)、实习与观察(共1项)等栏目。此外,还有大量的“讨论”与“课外练习”内容。

与北京版教材相比,人教版新教材教学内容的组织也主要是先通过探究、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有一个铺垫,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内容。为了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在该教材中除了同北京版教材一样,除了正文之外还有插图和图表。但在该教材中的插图量很大,与文字比例接近11,图文并茂。同时,教材中还设计了大量的栏目,如观察与思考(共33项)、调查(共6项)、技能训练(共20项)、资料分析(共33项)、探究(共21项)、进一步探究(共8项)、科学?技术?社会(共27项)、实验(共13项)、模拟制作(共2项)、科学家的故事(共10项)、生物学与文学(共2项)、课外实践(共15项)、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共7项)、演示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的实验。共7项)、拟定计划(共1项)、生物学与艺术(生物学对艺术的启示和艺术创意,如动物与造型艺术。共1项)、制作(共2项)、角色扮演(共1项)、设计(共4项)、模拟探究(共1项)等。此外,在教材中还有一类以彩色板块给出的科学操作指导(共8项),这类栏目名称,但事实上是属于科学操作指导。与北京版教材一样,在每节内容的后面都有“练习”栏目。

通过比较发现,不论是北京版教材,还是人教版新教材,都设计了许多让学生活动的栏目,都体现了对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培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些栏目的设计思想还是共通的,如都设计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调查能力、生物学技能等方面培养的栏目,对学生的多种科学能力使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培养。同时,在两套教材中,可以看出,人教版新教材中有专门的“探究”专栏,事实上,探究能力在北京版教材中也很注重,只是没有刻意从实验中分解出来。

然而,在教材的体例方面,人教版新教材还存在着一些更突出的方面。其中的栏目类型更多、更丰富,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也就多了很多;在这些不同的栏目中,与技术的发展和生物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联系得很紧密,还有不少是生物学与人文知识的联系内容,这样,就给学生展示出了生物学丰富的内涵。相对来说,北京版教材在这些方面就显得有些不足。

 

四、教材具体内容选择之间的比较研究

由于人教版新教材和北京版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不同,而在这两个不同的依据对如何选择教材内容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而这两套教材在具体内容选择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这两套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存在着相同的一面。

1.都选取了关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起源和进化、生态、动物行为、运动生物的多样性,以及重要的动植物类群等最基本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进一步组成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等的结构层次等知识。

2.都密切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地域特点,联系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引进了生物科学最新的发展成果。如克隆技术、动物行为、免疫和传染病、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3.都注重安排实验或实习内容,培养学生基本的生物学实验能力。如在北京版教材中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独立的一章;而在人教版新教材中则将国家《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主题分散在全套教材的各个章节之中。

4.都注意了引用生物科学发展史的资料,以便对学生加深对生物科学的认识,以及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如北京版教材中“列文虎克和微生物学”的阅读资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编写历史、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等。人教版新教材中单独列有“科学家的故事”专栏。

5.都注意了新资料的引入。如在北京版教材中关于对在我国发现的长“羽毛”的恐龙化石的介绍。人教版新教材中“科学、技术与社会”专栏中就包括许多关于生物学发展的新资料。

其次,这两套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也有着一些有差异的地方。

1.人教版新教材的学科知识体系不是很强,而北京版教材的知识体系则较强。人教版新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因此,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主线展开。在选择知识内容时就根据生物圈中各类生物类群的重要程度进行选择,其单元也根据不同生物类群的重要程度进行设置。这样,学科的系统性就不是很强。而北京版教材主要是以“生物”为主线展开的,因此,围绕着这一主线就设置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从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营养、物质的运输等内容一直延续到生态环境,循着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形成了较强的学科知识体系。

2.人教版新教材选择了许多能够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资料。教材将“探究”作为一个专栏,如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等。北京版教材中有些实验本质上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但没有重点强调是探究,同时,探究实验的数量也较少于人教版新教材。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内容项目,在人教版新教材中就被列为“探究”,而在北京版教材中仍然称为“实验”。

3.人教版新教材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结合。该教材设计了很多这一类的栏目,如“科学、技术与社会”、“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的教育” 、“生物学与文学”、 “生物学与艺术”等。教材的大部分章节中都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栏目。在北京版教材中也注意了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结合,但没有设立专门的栏目,同时所设计的内容较少,仅在个别章节中出现。如第四册中的“菌物与人类的关系”的阅读材料。

4.人教版新教材更加注重选择那些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如在教材中安排了“科学家的故事”的专栏,还有如“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内容。而在北京版教材中仍然主要是以给学生必要的生物学知识为主,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只渗透在部分章节的部分内容中。

5.人教版新教材着重安排了让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方面的内容。在该教材中,“健康地生活”单独列为一个单元。在该单元中,所设计的知识包括“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等内容,此外,在其他单元中,也还有一些,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空气质量与健康”等内容。而在北京版教材中这类内容仅有“免疫和传染病”和“遗传与人类健康”两部分内容。

6.人教版新教材中刻意强调了生物技术的内容。在该教材中的生物技术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前者又包括,“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食品腐败的控制”、“食品保鲜”等内容;后者则包括: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等内容。这些内容中的有些在北京版教材中只有一些简单的介绍,如第三册中“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克隆和‘克隆羊”、第四册中的“菌物与人类的关系”的阅读材料。

从这两套教材内容选择方面可以看出,人教版新教材选择的面要比北京版教材选择内容的面更宽更广,不仅考虑到了学生本身应该具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考虑到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和生物学发展对生物学的要求,也即,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科学素质基础上选择具体内容。

 

五、 对北京市新教材建设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肯定,在北京市新教材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把握:

1.教材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工程。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材的内容构成、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各个方面就会提出新的要求,这样就需要教材随着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时代的需要、科学发展的需要。对北京市新的教材建设来说,就要用最新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来指导教材的编制,并关注国际上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因为只要这样,也才能与现阶段的社会的发展状况更接近,也就更能够反映出时代对学科的要求,社会对学科的要求等方面。

2.教材的体系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的发生发展规律来构建。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应当使得学科内在的逻辑与学生认识逻辑实现统一。因为只有这样,也才能够实现科学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科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知识应该是学科中最基本的知识。而这最基本的知识必须要能够给学生一个关于学科最基本的框架,而不应该是支离破碎的,因为只要这样,学科的大厦才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建设,社会也才能够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同时,这个最基本的框架又不应该是以牺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代价的,因此,教材的体系设计关系重大。

3.教材的体例应该采用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的体例,同时,又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的特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在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变化之中,他们此时已经看到逻辑思维对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惊喜,他们希望他们自己的逻辑思维有更快的发展,因此,在教材的体例设计方面就需要看到学生的这些身心发展特征,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安排恰当的教材体例结构,从而既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又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

4.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该在给学生在基本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尽量广阔的视野,不仅了解自身的需求,而且了解所学知识与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对自身的要求,学科发展的要求等。在这个方面,人教版新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楷模。在人教版新教材中,就不仅注意到了学科的基础知识,还注意到了学科的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渗入,与学生终身发展关系重大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等等方面。可以说,这些方面的有机联系给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这方面,是非常值得北京市教材建设中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