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价促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

发布时间: 2007-10-15 来源: 发布者:yxh

 一、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

我们根据《北京市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评价要素,在校本教研中展开讨论,细化了课堂德育点,增加了德育因素的评价。我们这样做,并非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我们只是把它作为手段,引导老师关注。

我们制定出的课堂德育评价内容包含四方面内容:学习环境、学习组织、学科德育和习惯培养。以下是课堂德育评价表的具体内容。

(一)学习环境

课堂要依托空间来完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势必能为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在学习环境这一评价项目中,我们列举了五项评价要点。

1.教师服饰美观大方,行为端庄得体,语言文明,有吸引力、感染力

这一点主要是引导教师重视自身形象,从衣着打扮、从一言一行,都要为学生做表率。

2.学生文明有序,恭敬有礼

课堂上我们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听到预备铃后进教室坐端正,安静等待老师上课;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举手争得老师同意后方可发言等。

3.教室环境干净有序

书本、学具、桌椅摆放整齐,桌斗收拾干净利落。教室内能体现班级文化。这种氛围对学生能起到熏陶的作用。

前三点为外在的硬环境,以下两点为内在的软环境,软环境更具有高度和难度。

4.创设适合教学内容的相关情境,营造适宜学习的心理环境

为特定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情境是我们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这一评价要点,引导教师关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却又常常被忽视的情境创设,恰当的情境,会使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5.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有迫切的学习愿望

融洽的师生关系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我们要求老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感染力,要能够打动学生。老师只有吸引学生,并能让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是安全的,气氛是融洽和祥和的,学生才容易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学习组织

1.教师提前做好上课准备,保证课堂40分钟效率

我们要求老师课前2分钟到教室门口等候,确保40分钟的课上足。

2.组织到位,学生习惯好

这一点要求老师要加强学生的组织,课上学生的一切活动,都要事先设计好。比如小组合作,老师提前要设计好分工与合作,让每个人都明确具体做什么,这样学生的活动才会有序、有效。

3.教学评价准确、到位、有激励性

评价是否准确到位有激励性,决定了孩子们在课上的积极性,同时也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我们下发了课堂常规评价激励语100句 ,要求老师们在课堂上使用,比如表扬学生听得认真时就说:××同学听得最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比如表扬学生说的好时,就说: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等等。我们强调教师关注每一个孩子。

4.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预设之外互动生成的教育时机,有效利用并积极引导

    课堂上随时可能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我们在关注教育教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也许有的时候是学生回答问题中出现的惊喜,也许是某个学生三次举手而被忽视之后的怪声,还有很多很多……在偶发事件面前,我们要具备不急不躁、冷静行事的一份涵养;要具备能反思,多替学生想一想的一份理解;要具备就像撒下种子,等待成熟一样的一份期待……因此,我们也把它作为一个评价要点,引起教师关注,同时引导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策略。
   (三)学科德育

1.充分挖掘教材德育资源,有效利用,发挥育人作用

教学内容有教育功能,关键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挖掘是否深入。这也是课堂德育的难点和关键。例如数学课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对数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语文学科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音乐美术学科审美能力的提高,体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顽强的毅力等等。关键就是看教师有没有这种意识,对教材德育资源我们利用了多少。

2.教案设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且表述科学,具有可操作性

教案是教学预案,我们要求教师教案中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有三维目标的落实。

(四)习惯培养

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坐姿、站姿,要有对学生听(注意力集中、学会倾听)、说(咬字清楚、表达完整)、读(准确、流利、有感情)、写(三个一)、操作(规范)、合作等习惯的培养。

课堂是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场所,我们要求教师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培养学生习惯。比如美术课要用毛笔,老师就要有要求学生毛笔用完放在哪,涮毛笔的水怎么处理,落在地上的纸屑怎么办等等,时时刻刻都要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索实践,引领教师发展

评价表的制定就是为了引导教师关注课堂德育,从而改变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实践中我们采用了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和领导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一)教师自评

教师做课后,根据评价表中的项目一一对照,进行自我评价。目的在于引导老师再次熟悉课堂德育的评价项目、评价要点,对照要点进行自我反思,自己找差距,找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德育能力。对于自己感觉到的困惑,向听课领导进行咨询,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我校赵晶晶老师通过课后的自评,注意到了教室环境上存在的不足,并以改善班级环境为抓手,带动了班集体整体的发展。                  

(二)教师互评

每逢教师互相听课的时候,要完成教师互评表。听课教师作为评价者,评价授课者。课后进行交流反馈,大家针对问题共同探讨。

(三)领导评价

目的在于发现老师课堂上的亮点,及时给予老师肯定和鼓励,对课上存在的问题及教师自评中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及时和教师交流、沟通,帮助老师进一步完善提高,促进课堂德育的深入落实。

(四)总结提升

为了引导老师深入思考,及时总结课堂德育的经验,我们进行了德育案例征集活动,让老师们把课堂上发生的真实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总结归纳。这些案例真实地记录了课堂上教育的点点滴滴,有的是讲课当中的一个意外,老师巧妙引导,灵活处理,收到了好的效果;有的是通过挖掘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的是在课堂中如何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我们把一个个亮点,编成了课堂德育案例集,供老师们互相交流借鉴,这一案例集,既是对课堂德育上一阶段的小结,同时又是下一阶段的起点。

三、初步效果

课堂德育评价,从起步到现在,历经了两年的时间,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初步效果。

(一)教师的意识在不自觉中更新

通过评价,老师们的意识在不断更新,比如备课的时候,不仅重视知识点的传授、考虑三维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同时开始关注学生,心里开始想着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教师的行为在引导中转变

通过评价的引导作用,我们看到了老师们教育行为的改变。例如在班级环境上,老师带领学生们精心的布置板报、壁报、文化墙,提醒学生把桌面上物品摆放整齐,桌斗内学具收拾利落,保持地面上干净整洁,引导学生搞好教室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等等。

(三)课堂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更到位

例如在课堂学生安静的聆听、口齿清晰的表达、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及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规范的操作,都成了课堂上训练的重点内容。走进我们学校王爱芝老师的课堂,这点感触最深。学生们个个坐有坐样、站有站样、标准的读书姿势,规范的书写姿势,声情并茂的朗读、口齿清晰的表达,老师对学生由衷的赏识与赞叹,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爱是那么的真切。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通过评价,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师自评当中个别教师给自己的定位不准确。探其原因,主要是老师对评价内容理解不深入,不透彻,该如何给自己评价不清楚,造成个别项目自评不准确。再有就是个别教师教材挖掘不够深入,不能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育人功能。评价表中部分内容的表述还不够科学,每一项评价要素的权重还需要调整等。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通过研讨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完善评价表,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顺义区河南村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