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和谐观培养的几种方法

发布时间: 2019-11-15 16:55:30 来源: 基教研中心 发布者:baoguangyu

 一、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阐明人地和谐道理

首先,要明确人地关系。人地关系即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借助示意图更能讲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说,更形象、生动,更容易理解。两者的关系表述为:一、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二、人类是生存在环境中的,是地理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不能离开地理环境而独立存在。人类要生存、发展,就要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人类生产、生活也要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废弃物;三、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过多时,就会产生资源的短缺问题;当人类向环境中排放过多时,就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四、总之人类影响环境,环境对人类具有反馈作用。

如下图所示:

20191115 人地和谐.png

其次,人地和谐是人地关系的一种表现,人类与地理环境和谐相处。什么样的情况才叫和谐相处?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人类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人类适度浪费,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较少,环境依靠自身的净化能力能够恢复、保持良好的状态,这就是人地和谐。

再次,人地和谐观是人们对人地关系的一种认识和态度。人地观是人类对自身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当人类认识到自身与地理环境应和谐相处时,即为人地和谐观。人地关系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地理教育最核心的观点。人地观念直接反映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观念和导向,在分析和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正确的人地观念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地观念包括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明确了这些内容才有培养的突破口。

二、从时事地理说起,洞析人地和谐的大局

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这一理论已深入人心,而且人们也切实感受到它的现实意义。云南、贵州、西藏等地生态环境保护得好,成为人们节假日争相前往的旅游目的地,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目的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丰厚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文化交流与民族的融合与团结,真正体现了人地和谐的思想。

如今,在全国的范围内,观念已逐步走向实践,出现了许多创新形式,丰富了人地和谐观的内容。例如,20171119日北京密云水库的蓄水量自2000年以来首次达到20亿立方米。作为北京最大的地表水源地,密云水库的蓄水量对保障北京城市供水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正是践行人地和谐观的结果。近年来为了留住自然降水,密云区以生态修复、疏浚河道为主要内容治理了84条中小河道。与此同时,以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截流治污、处理垃圾、发展绿色产业、减少水源污染为重点,建设了28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336平方公里。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尊重自然规律,才使得北京地区人类活动与水环境日趋和谐。再如,201810月海口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这是海口在生态保护上获得的一块重要金字招牌。它标志着海口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得了国际认可,意味着海口生态文明建设自此迈上了新台阶,大大提升了海口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增强市民及游客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湿地城市的申报成功,就是践行人地和谐观的很好例证。

三、从现实生产、建设的典例分析中感悟人地和谐观

在全国各地工农业生产及交通、城市建设中,处处都能找到人地和谐思想的例子。例如,贵州省从江地区的“稻—鱼—鸭”生产模式把生态学的原理引入农业生产,创建了生态农业模式,成为人地和谐思想在农业中的典型实例。

每年春天,谷雨季节前后,从江侗乡人把秧苗插进了稻田,鱼苗也就跟着放了进去,等到鱼苗长到两三指,再把鸭苗放入稻田。稻田为鱼和鸭的生长提供了生存环境和丰富的饵料,鱼和鸭在觅食的过程中不仅为稻田清除了虫害和杂草,大大减少了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而且鱼和鸭的来回游动搅动了土壤,无形中帮助稻田松了土,鱼和鸭的粪便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机肥,保养和育肥了地力。2011年,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2013年又入选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交通建设中,港珠澳大桥建设采取了保护大型海洋生物的举措,也充分体现了人地和谐的思想观念。中华白海豚是全球濒危物种,适宜生活在清洁、安静的水域,珠江口伶仃洋水深25米内的海域是其重要活动区域。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我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和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建设者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对白海豚生存环境的影响。如减少桥墩和部分采用海底隧道,使白海豚获得更大的通行空间;使用先进技术(如部分海上作业变为陆地工厂化作业),缩短海上作业和施工时间;施工时减少固体废弃物和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作业的噪音,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

20191115 人地和谐2.jpg

四、引导从小事做起,培养人地和谐价值观

人地和谐发展要求公众的支持与参与,涉及每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例如学校校园内的“绿色循环捐赠箱”,提倡把用旧的学习用具、衣服等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再次循环利用;“绿色出行”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用餐后的餐巾纸与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开展“环保使者”活动,到河边捡垃圾;少用洗发膏、洗发液,因为其中含有一些化学物质,能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是形成臭氧空洞的原因之一;不过度消费,节约用水、用电;少吃快餐,因快餐用具是城市主要固体垃圾的来源之一,一次性餐具浪费了资,污染了环境;不吃珍稀野生动物等等。

尽管这些非常琐碎,但如果老师不提,课堂不讲,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就不可能有这方面更详细、更系统的教育。有时,学生也能感悟出一些行为上的不当,但是如果没有听过实实在在的宣讲,没有“鲜活”的危害视角的冲击,就很难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更是难以形成牢固观念。因而,除了要有一些课时宣讲,还要组织学生经常参加一些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固化人地和谐观念,用以指导他们的个人行为,并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人地和谐发展的“宣传员”与“管理者”。

北京中芯学校高中部杨崇广,北京八一学校蒋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