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统编历史教科书中的党史全国教研会

发布时间: 2021-05-01 20:34:19 来源: 基教研中心 发布者:baoguangyu

1-活动现场.jpg 

活动现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铭记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发挥历史学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1427-2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厦门举办了2021年统编历史教科书中的党史全国教研会。

本次全国教研会在全国遴选出7位说课展示教师和点评专家。北京第156中学詹凯西老师《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北京四中刘明昊老师《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张欣颖老师《当代中国的外交》三节课代表北京市在此次活动中进行展示交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王耘、郭井生、丁丁三位教研员在会上分别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

北京教研团队和相关区县的教研员、说课教师在接到会议邀请后进行了倾力准备,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力求为全国同行奉献出能够代表首善之区水平的党史教学研究成果。427日,北京教研团队一行11人抵达厦门。之后,三位说课教师与市教研员一起再度进行说课演练,力争达到最佳展示状态。

2-说课教师及教研员演练.png

428日,“统编历史教科书中的党史全国教研会”正式召开,除现场340位与会者外,观看在线同步直播的全国中学历史教学同行达5万人次。会议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主题讲座,由主办方邀请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张海鹏先生和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核心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刘国新先生做《统编历史教科书中的党史》主题讲座;第二阶段为优质课展示点评阶段;第三阶段为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党史内容教学指导与建议。

3-会议手册、会议日程.png

在优质课展示与点评阶段,北京市第156中学詹凯西老师进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一课的说课展示。詹老师着重说明了自己对于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及进行的教学环节调整和教学策略的设计,特别例举了秋收起义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设计手法和有关井冈山精神的教学实施策略。在教学反思中特别强调“问题+探究”的设计能够将主线化解为几个易于理解的小问题,问题与问题间环环相扣,使学生身临历史之情境,对历史的理解更加容易。此外,清晰的主线能够帮助学生紧随教师的思路,时刻明确教学目标,而典型材料是否恰当、精彩,则决定学生能否对本课产生兴趣、从而留有深刻印象。詹凯西老师说课后,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员王耘老师进行了点评,核心一点是希望老师们能够高度关注詹老师是如何客观呈现与理性剖析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的。此外,从教学设计的技术层面还希望老师们能够关注教学内容结构化的理解与逻辑建构,深度还原历史发展进程与历史细节,巧妙设计富有启示性的探究问题。技术层面的三点就是为学生创设理解、共情的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手段、路径,而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核心一点的目标达成,为了能够让学生认同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王耘老师特别强调,从“统编教科书中的党史”教育主题来看,无论教师去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让学生真正去理解中国共产党这段艰难而光荣的历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能够有共情,最终能够达成认同。最后,王耘老师提出对历史老师的专业要求,特别需要有对史料搜集与择取的能力,体现在老师需要有扎实、熟练、精到的史料搜集和择取的能力,有对直观史料细节的还原与内涵的深度挖掘能力,有时时都会从学生顺畅的学习角度出发来设计学习情境和理念和功力。而透视一个历史老师的综合教学实践能力,更能够看到其坚实的证据意识与呈现能力,看到强烈的时代还原感和宏阔的视域,看到教师对学生已知生活经验与兴趣点的嫁接,以及在情感跌宕体验中的价值思考。

4-詹凯西老师说课 王耘老师点评.png

北京四中刘明昊老师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课的说课介绍,始终贯穿着关注学生成长的师者视角。从一开始的学情分析环节,刘老师就强调了高中学生立于人生的新起点,渴求新知,对国家命运、社会现实有着浓厚兴趣的学习出发点,也分析了现阶段学生对现实优渥生活的习以为常和对前辈付出的缺乏认同。基于此,刘老师展示了他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特色,就是以历史眼光看待现实生活。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历史的进步,体会改革开放事业是在不断攻坚克难之中取得的,深切体悟前辈的艰辛求索、奉献付出。而情境的创设并不是空中楼阁的搭建,而是通过对多种形式的史料的呈现和深入解读、冷静剖析来完成的。刘明昊老师说课后,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员丁丁老师进行了点评。丁丁老师的点评主要是从课堂教学的观察者角度梳理了刘明昊老师的教学特色,呈现了本课别具特色的几个教学环节。丁丁老师首先分析了现今高中中国当代史教学的共性问题,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历史学科的特色、提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历史教师面对这部分教学内容最大的挑战。随后,丁丁老师列举了刘明昊老师在本课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例如:刘明昊老师设计的课堂导入环节是通过学生所在学校教室的照片来回望孩子们生活、学习的这所全国名校的变化。将教材上、新闻中的“巨变”落实成了学习者能够看到、触摸和体会的变化。化解了社会“巨变”和学生生活之间的疏离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巧妙切入点。丁丁老师还特别提到刘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注重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路径的养成,在教学中始终用纵向看中国发展、横向比较中国在世界中位置变化的思维路径,引领学生历史学科思维方法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变和提升,进而促进时空观念素养的发展。丁丁老师强调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特别是党史教学应该有从“理性分析”到“感性升华”的自然氛围体验,避免生硬的灌输和说教。而营造这样一种氛围的关键,有赖于历史教师对学习者特征的精准分析和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的巧妙、精巧。上述二者相辅相成,是中学历史教学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出发点,有待广大教育同仁不断进取和突破。

5-刘明昊老师说课丁丁老师点评.png

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张欣颖老师《当代中国的外交》一课,首先本课很多具体外交成就在《必修纲要(上)》已很全面且具体,但叙述角度更侧重于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而选必教材要在必修基础上形成专题,实现递进和拓展。本课内容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时间跨度巨大,外交成就众多,大概有30多个具体成就。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张老师在本课采取了大概念、大主题、大阶段方式,突破外交大概念,深入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大主题,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十八大以来三个大阶段成就。教师通过发掘典型史料,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在每个阶段的具体内涵,又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最后张老师将时间轴拉长——“走过从前,走向未来”,以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郑和下西洋为例看和睦友好,扩大影响;近代从南京条约开始进入不平等条约体系,丧权辱国;终于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现代外交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恰恰说明了我们始终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员郭井生老师对本课进行了点评交流,指出新教材内容丰富,在一线课堂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一方面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着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张欣颖老师的《当代中国的外交》一课在这方面提供了一种探索,体现了新教材教学中的新思路。接着郭老师从聚焦概念,突破专题;明确主题,贯穿始终;梳理阶段,概括成就;问题探究,培育素养;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等五个方面对本课作了详细说明。一方面对张老师本课的设计立意及思路进行了深入分析,另一方面说开去,对统编高二历史教材的教学提出自己的思考。

6-张欣颖老师说课郭井生老师点评.png

北京市三位历史教师的说课展示及三位教研员的教学点评得到与会专家、教师、教研员及广大线上观众的高度评价与肯定,充分体现出首都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及研究的水平。三节党史教学课例成为统编教科书中的党史教学优秀范例,三位教研员的专业点评也体现出对党史教育和统编教材教学的深入研究与方向引领作用,在全国中学历史教学界产生巨大反响。

7-说课教师及教研员教师合影留念.png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室

 

202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