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进校园创新实践项目举办第一次培训会

发布时间: 2022-05-19 来源: 发布者:guimin

WechatIMG571.png 

项目以Classin 为技术平台支持教师培训与课程教学实践

2022年是我国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和北京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也是重新制定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施行一周年。为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探索名城保护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推广,结合我市基础教育“双减”工作政策精神,实现育人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支持北京教科院与市规划院合作开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推广”项目(以下简称“名城保护教育创新实践”项目)。

项目将以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开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教育现状调研、教师培训、课程研发、学科融入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专家授课、专业辅导、评价展示活动,推动一线教师自主开发融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的创新课程,以北京老城、三山五园、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等保护区域为线索,将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知识融入课程教学。

429日,项目开展了第一次线上培训会,来自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北京教科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工作室、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及北京各区教育科研代表及实验学校代表20余人参加了会议。北京教科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徐新容副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处副处长陈晶介绍了名城进校园的背景与教育期待,北京教科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工作室执行主任王巧玲、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刘健分别就“名城教育创新实践”项目主旨与预期成果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体系与脉络》做主题演讲。东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通州区、门头沟区、西城区等代表分别从北京中轴线、三山五园、通州大运河、长城及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社区职业教育等视角开展历史文化保护项目进行了教育实践汇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空间与公共意识设计所副所长、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共创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赵幸就《我是城市规划师》课程研发进行了部署。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副会长崔静平对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教育创新与实践模式”项目提出要求。

“名城教育创新实践”项目将在全年持续开展,旨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用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浸润学生思想,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成为北京名城保护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