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实践与认识

发布时间: 2024-07-15 14:07:13 来源: 基教研中心 发布者:baoguangyu

 一、巧用课前三分钟,改善传统数学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方式往往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兴趣的保持都有不利之处。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种模式,以便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往往在低年级学生课堂上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情况很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然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现象逐渐减少,学生也不再主动与同伴分享观点,遇到问题也不会找同学寻求帮助。于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下就是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了“课前三分钟”分享活动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二、课前三分钟活动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一)基于课标,立足生情

数学课前三分钟分享活动是基于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制定,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水平。开展活动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以及兴奋点,避免提出超出所属年段目标的要求。比如,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课前三分钟活动教师不应提出过高要求,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免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压力和不适。

比如,最初我引导学生分享学习过的“610的分与合”时,是通过分享学习过的知识让学生获得充足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增加对这一活动的喜爱和支持。在学生喜欢上分享后,我开始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的来历,加深对数字学习的印象,以及了解数学算式的来历,加深对数学算式学习的兴趣,最后引导学生阅读数学绘本,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培养自信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在课前三分钟分享活动初期,我发现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羞涩、紧张、说话不流畅等情况,甚至有学生还会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甚至最后就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由此我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

自信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未来发展。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于是,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前三分钟活动,我们特地推出了“班会主持人”竞选活动,活动旨在通过竞选的形式让学生都有机会担任主持人,借此展示自己的组织才能和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前三分钟活动中,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对于羞于在众人面前展示的学生,教师需要利用煽动性的语言引导其他学生给这些学生以信心和鼓励,并用赞扬的语言帮助学生找到信心,这样下一次展示时他们就不会对讲台产生恐惧。

有效的机制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前三分钟”分享活动的参与积极。在有了明确的、有层次的奖励机制后,为了获取更多的奖励学生会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在选材时注意收集更全面的信息,也会在展示前进行充分的口语表达练习,因此展示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三)培养倾听习惯

“上天赐予人两耳两目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苏格拉底深刻地揭示了倾听的重要性。确实,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是塑造他们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将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置于教学的重要位置,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课前三分钟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通过认真倾听学生们学会了尊重他人,并且在接收、整合和想象讲演信息时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因为只有当学生提高了倾听能力,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进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倾听,教师需要为学生设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倾听要求。

比如要求学生听优点、听缺点、听不同等活动:听优点是培养学生从听者的角度发现他人的优点,找到别人的闪光点,同时培养说者的自信心,对说者也是一种肯定的表现;听缺点是培养学生规范的听说习惯,通过发现说者的不足之处从而帮助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帮助说者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培养学生勇于接受别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听不同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让学生根据话语的差别进行比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听觉的灵敏度,还能规范学生的听说习惯。

(四)拓宽学生知识面

“课前三分钟”分享活动要求学生在短暂的几分钟内充分展现自我,为了达到此目标学生需要认真准备并下足功夫。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提升自信心,还能锻炼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展示自己。

比如对于教师规定的展示形式,学生需要从课本、网络或者课外书籍等方面收集信息和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获取大量信息,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达到了锻炼学生胆魄、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三、结语

“课前三分钟”分享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课标中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原则,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而且学生在活动中的收效非常好,同龄人之间的心灵碰撞更为强烈。活动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也因此发现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师生可以更好地互动学习。

参考文献

1.黄玉华.初中数学课堂灵动的序曲——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尝试与思考[J].中学数学志.2015.12.18-20.

2.叶华钟.善于倾听,优化思维——探析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2.9.56.

3.张亿霞.关于小学数学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实践与认识[J].教学交流.2019.19.186.

4.刘悦.小学语文低段课前两分钟的有效实施[J].数学经纬.2019.8.73.

(张萌  北京市三家店铁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