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3教育督导与评价研究会》专家报告——立足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师培训体系

发布时间: 2013-06-15 来源: 督导与评价研究中心 发布者:tydladmin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 李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并将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将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并明确提出着力构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全面促进首都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妨从教师培训的工作实践切入,简述若干思考。

 一、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综合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这项工作需要各级政府、教师教育院校、一线学校和教师本人的协同努力,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我以为,这样一项关乎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需要建立好协调配套的四个基本体系。

 (一)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即建立科学的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基本的规范和准则。我国在教师标准体系的建设中已迈出了卓有成效的步伐,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法律上第一次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地位;2012年正式颁布试行的《教师专业标准》则不仅强调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同时还对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履职要求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和规范,并将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的重要依据。

 北京教育学院作为从事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的专业院校,长期致力于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的研制。我们历时三年,研制形成了一套《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标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其中,专业基础部分对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素养、知识素养进行了具体规定,专业实践部分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教育、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进行了具体规定。这套标准按照9个学科或学科领域编写,具体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社会、体育、艺术、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每个学科都将教师分成“新手到熟练”、“熟练到成熟”、“成熟到卓越”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要求分出层次梯度有所不同。应该说,这套标准的研制成功,为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提供了专业依据。

 (二)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即保障队伍稳定、促进队伍成长的基本条件,主要应该包括教师的地位、待遇和持续发展机制。

 地位涉及教师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出台了《教育法》和《教师法》,对教师的合法权利从法律层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一系列措施保障和提高教师的成长发展权利。近年来,国家相继召开了教育工作大会和教师工作大会,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此外,国家还从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改革、待遇提高和培养培训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一切都从国家战略的层面,确定了教师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着力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北京市作为首善之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从各个方面提高教师地位,特别在教师的引进与培训方面,市区两级政府都加大力度。就培训而言,一是切实保障并逐年加大经费投入,以“十一五”统计为例,市区两级政府五年总投入教师培训经费11亿元,远远超出规划原定的每位教师年均培训经费500元的标准,这对13万名教师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利。二是创新并优化教师培训方式,主题式培训、案例式培训、脱产跟岗培训等方式的具体运用,进一步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即构建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专业支撑。《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但这样一个教育体系如何构建,却始终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因为在师范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一是师范性渐趋淡化、有所缩减,二是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方式远不适应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三是大批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加之大批传统师范教育模式下的新教师奔赴新课改实施中的新学校,上述两种类型的新教师大批量快速进入学校后,如何适应并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就成了摆在教师培训面前的一项严峻任务,于是,培训在一定程度是首先需要解决这些新任教师胜任教育教学的“补课”任务。

 基于以上现实,我们认识到:教师的培养、培训必须同步改革与推动,并最终形成培养教训协调一致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就培养而言,不仅要“完善师范生招生制度”,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功能,深入改革师范院校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力争做到师范生优质足额满足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需求。就培训而言,应该逐步走出政府买单、计划任务的培训现状,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立以师范类高等院校和地方教师培训机构为培训基地、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的教师教育体系,为教师自觉、自愿、自主参与培训提供优越的条件。

 (四)使用体系

 使用体系,即建立教师公开选聘、合理配置、科学评价的教师任用与管理机制。

 公开选聘则是要建立优秀师资选拔任用的机制,通过程序公开、机会均等、择优录用的方式,将优秀人才选拔到教师岗位上来。同时,要建立教师合理流动的机制,实现区域内教师的定期交流与提高,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合理配置即根据地方中小学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专业师资配备。拿北京来讲,音体美师资不足和农村地区教非所学情况突出,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进行合理调配,以解决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师资的合理足额配置。

 科学评价是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有效机制,应该探索建立与教师高奉献、高智慧工作相适应的评价方式。最终实现通过评价激发教师内在的成长动力,进而激励教师健康发展,通过评价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以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二、完善教师培训的宏观体系与机制

 教师培训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年从中央到地方的不断探索,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同时,国家在教师培训的政策导向上也越来越完善,特别是教育部在2011年出台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对各级政府在教师培训中的职责和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全面建立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宏观体系与机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此,在教师培训宏观体系与机制方面,我们需要有利跟进,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政府职能,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

 教育部的《意见》提出了各级政府的职责和要求。我认为,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政令通畅、上下协调的教师培训组织管理体系。

 中央政府应该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政策,包括经费保障政策的制定和相关培训标准的制定上,对具体培训而言,通过三年一轮的“国培计划”的组织实施,已经在全国全面启动了全员性教师培训工作,并形成了各级政府全面推进与规划实施教师培训的良好态势。从未来的发展考虑, “国培”将逐步走上精品化、示范性的道路。

 省级政府应该将精力转移到教师培训规划的制定与经费的保障上,同时开展一些高端的示范引领性培训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培训,同时要对地县的培训工作发挥统筹指导作用。

 地县级政府应该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本地区教师培训计划的制定、配套经费的落实和教师常规培训的组织实施方面,同时要对中小学开展的校本培训提供具体指导与监控。

 学校则应将每位教师的培训提高列入日常规划,实施常规管理,为其参加培训提升素质提供时间保障;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由校长担任第一负责人,具体推动全校的教师校本培训。

 (二)完善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的质量

 课程是教师培训的基础资源和载体。加强课程建设,也是确保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在课程建设问题上,教育部应在《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培训的课程标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则应该与培训院校一起开发建立培训课程资源库,形成教师培训课程的“云平台”,为教师的自主学习与提高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北京教育学院和部分区县长期以来,始终都在结合具体的培训实践开发建设适合北京地区教师成长发展的课程体系。目前,一些区县已基本形成了以专业情意、专业能力与专业实践为板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并在培训活动中产生了很好的效应。

 (三)加强师资建设,进一步推动优质教师资源的社会共享

 师资是教师培训的关键因素。教育部在“国培计划”的实施中已经形成了国家级的专家资源库,基本实现了优质教师资源全国共享。但从教师培训的总体情况来看,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仅有国家级专家库还远远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因此,地方也要建立省、地、县级培训专家资源库,以满足地方教师培训的不同需求。

 师资建设应该在研训一体原则下进行推动。我以为研训一体至少应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教研和培训的融合,这既涉及到地方教师培训、教研等机构在机制上的转变,也涉及到教研员、培训者在角色上的转变。这样一些转变,在一定意义上讲,不是靠培训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的宏观统筹与有效推动。二是培训与研究的结合,既要求教育教学问题的各级各类研究者,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培训课程与资源,能够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助力;同时也要求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培训者,要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问题的研究,并将培训与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实施问题导向下的专业化教师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助力作用,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培训活动,推动以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的专业化培训。当务之急是狠抓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需求分析

 加强培训项目的需求分析,是提高培训针对性的关键。需求分析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客观需求分析,即政策与岗位需求的分析,按照不同类型的《教师专业标准》,根据不同学科类型、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总体要求与特点,分析其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等方面需要提高的内容;二是主观需求调研,即针对特定培训对象,通过问卷或访谈等方式,详细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提高的内容。另外,需求调研与分析,还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或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参加培训的内在动机,以提高其参加培训的积极主动性。

 (二)主题生成

 经过多年培训的实践探索,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的教师培训,已经全面实施了主题式的培训,即任何培训都以特定主题为线索进行课程设置和活动设计。主题可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设计,即由培训者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针对中小学的具体实践提出培训主题,并将主题转化为教师在培训期间重点学习和解决的问题;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生成,即通过需求调研,从教师的困惑与问题中提取出培训的主题,并依据主题设置课程,围绕主题开展学习与研究,最终达到学员对主题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等的深层次认识,同时形成围绕主题的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或解决方案。

 (三)模式创新

 培训模式和培训方式始终是培训实践中没有明确澄清的概念。我认为,培训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培训综合体系,它的创新涉及到培训观念、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多层面的改进。因此,模式的创新不是一个培训项目能够完成的,而应该是地方教师培训的一个总体格局的变化。因此,它带有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以为,北京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与实践的一些大型培训项目都具有模式创新的意义,如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指导为主要形式的“绿色耕耘”农村教师培训,以集中培训与跟岗学习相结合的“农村教师城镇研修工作站”,以主题式研修工作室为主要形式的“市级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培训”,以远程为主、送教小分队面授辅导为辅的“教师职业理想与道德”、“学科教育心理学”混合型培训等等。

 (四)转化提升

 关注教师在培训中所学内容的转化提升,应该是多年来培训观念的重大变革。如果说,过去多年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知识补偿与更新;近年来,我们的培训越来越多地关注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越来越多地直接深入到教师深层观念、知识与能力的改变,也就是越来越多地注重于“软着陆”。因此,要进一步探索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探索如何将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直接对接,实现教师将所学内容有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实践智慧。用著名的柯氏培训评价模型来说,就是不仅关注教师在反应层和学习层的变化,还要更多促进学习向行为层和结果层转化,以使我们的培训不仅有较高的满意度,还应该有更高的掌握度、转化度和提升度。

 四、圆“教有良师”的优质教育之梦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大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但在现阶段,我们的“教育发展还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强烈的‘上好学’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在这个矛盾中,产生着制约性作用的因素无疑是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构建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着力推动教师全员培训并大力提高培训质量,无疑是实现人民群众“学有所教”“教有良师”的期盼、实现“中国教育梦”的重要途径。

 从这个意义上看,通过上述有效途径,最终需要解决的是两个核心问题:其一塑造师魂,即建立起一支师德过硬、能力出众的优秀教师队伍,使其能够承担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其二促进均衡,即经过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与机制创新,实现校际之间、地域之间的合理布局和资源共享,实现教育的全面均衡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