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及评价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2-03-09 来源: 基教所 作者:陈惠英发布者:ym

  【摘要】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以来,各地纷纷制定绩效考核方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引发了一些问题。除去经费问题外,其中对什么教师绩效,如何评价教师绩效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已有关于教师绩效的研究,提出教师绩效及其评价的初步构想,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评价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教师绩效  教师绩效评价

 

  随着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公布,各地都开始组织实施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工作。从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的本质看,在县域内是追求校际间公平,主要是提高教师的待遇,缩小教师与公务员、城乡教师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在校内则是要效率,通过绩效考核,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因此,绩效考核是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但是究竟教师的绩效包括什么,应该如何评价也成为这次绩效工资改革的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探索性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的内涵。

 

  一、 教师绩效与教师绩效评价

   1.绩效

  绩效的内涵,人事心理学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基于结果对绩效下的定义,即绩效是在特定范围,在特定工作职能、活动或行为上生产出的结果记录;另一种是更多的人赞同的以行为为基础的绩效定义,即绩效是“一套与个人所在组织或小组的目标相关的行为”。[①]

  绩效[②],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组织绩效实现应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是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保证组织是有绩效的。如果组织的绩效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被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及每一个人的时候,只要每一个人达成了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就实现了。

  绩效,单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绩效包含有成绩和效益的意思。用在经济管理活动方面,是指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结果和成效;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是指主体行为或者结果中的投入产出比;用在公共部门中来衡量政府活动的效果,则是一个包含多元目标在内的概念。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到对绩效有多种阐述,在实际应用中对绩效的界定主要有四种观点:其一,绩效就是完成工作任务。其二,绩效就是工作结果或产出。其三,绩效就是行为。其四,绩效是结果与过程(行为)的统一体。

  2.教师绩效

  教师绩效是教师以自身的职业角色,从事职业活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的行为及其过程和所产生的成绩与结果。[③]由于教育的复杂性,教师的工作结果受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影响很大,因此教师的绩效应该既包括工作结果,也应包括工作行为。

  由此将教师绩效界定为: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所产生的成绩与效果。

  3.教师绩效评价

  目前,对于教师绩效评价概念本身的认识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④],教师绩效评价是一种以目标为核心的结果评价,评价的重心指向于教师工作的结果,是对教师施行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及完成工作状态的水平进行评判,它通常运用一定的量化指标来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果及目标的实现程度。另一种观点认为[⑤]:教师绩效评价不仅是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评价,还包括对于教师工作过程评价,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统一。它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教师职业要求相符合的、与教育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行为及其过程的评价。

  由于教育目标更具模糊性与教育效果的复杂性,人们对教师的绩效评价也就更侧重于从教师教学过程的维度进行。教学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教育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行为也是复杂的。其中,教学及师生互动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发生联系并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式,教师的知识、经验、能力、职业理想以及教育观念,只有通过教师的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知识的获得及其个性的全面发展。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绩效评价是指以促进教师发展和绩效提高为价值导向,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搜集评价信息,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教师绩效评价的内容

  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和教育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其中,师德主要考核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特别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情况。

  从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看,基本上包括四个主要方面:(1)师德水平,是否能够为人师表,包括教学的态度、科研的道德操守、团队合作精神等;(2)教学水平,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材建设、学生对教师的评分等。(3)科研水平,包括具原创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等等;(4)社会活动,包括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公益活动,在学术界的地位等等。

  蔡永红与林崇德的 “教师绩效结构的研究”得出教师绩效结构包含职业道德、职务奉献、助人合作、教学效能、教学价值、师生互动六个维度的理论结构。

  据此,我们认为教师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以下方面: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工作过程(教育过程、教学过程)、工作结果(教学效果、育人效果)。

 

  三、教师绩效评价的功能

  教师绩效评价的功能是教师绩效评价所发挥出来的影响和作用。

  1.导向功能。教师绩效评价对教师工作起着一种导向作用,引领着教师的发展方向。评价什么说明倡导什么、重视什么,有利于教师明确自己职责。另一方面,通过绩效评价奖优罚劣,可以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同时,教师绩效评价过程也为教师认识自己和反思自身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契机,通过教师绩效评价对教师进行信息反馈,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决策功能。教师绩效评价可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为教育行政管理服务。一方面,通过教师绩效评价,对教师工作行为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和判断,可以了解教师工作的质量,为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和人事任免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绩效评价有助于认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和组织教师培训提供指导。

  但事物总有两面性,在实施教师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可能也会有负面的影响,如果过分强调评价的奖惩性,会影响教师之间的合作,容易在教师中滋生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情结。因此在进行教师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关注教师的表现,及时调整,以确保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更大程度地实现。

 

  四、教师绩效评价实施的思考

  (一)指导思想明确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教人[2008]15号)的要求,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绩效为导向,遵循“尊重规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激励先进,促进发展;客观公正,简便易行”等原则,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校内部活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广大教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指标体系科学

  科学的指标体系是实施教师绩效评价的核心,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评价体系,因此各地应结合教育部《意见》来研制本地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主体多元

  在实施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体现多主体参与,如可以成立学校评价委员会,也可以采用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对教师进行他评,教师本人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会避免单方面评价带来的评价结果的不客观,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综合各方观点会使评价结果趋向客观公正,能够对教师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评价方法多样

  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下评价方法可以借鉴使用:

  1.学生成绩法。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进步幅度),判定教师教学成绩,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评价教学效果。

  2.学生评定法。即通过学生评定教师的方法,主要用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态度及责任心等。

  3.同行评价法。同行进行评价,主要用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4.领导评价法。学校或上级领导进行评价的方法,用于对教师素质、职责和绩效全面评价。

  5.自我评价法,教师自己对自己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

  教师绩效评价在保证客观公正的同时,要注意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和反馈,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与评价者共同合作从而达到提升绩效和促进发展的目的。

  在本次绩效工资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学校管理中长久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校管理缺乏民主,校领导决定一切;担任班主任工作机会的不平等;小学科教师被边缘化等。这些管理中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因此必须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为绩效工资分配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更好地发挥激励功能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2.5

2.蔡永红,林崇德.绩效评估研究的现状及其反思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119-126.

3.杜育红.教师评价:注重绩效还是促进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  (7):29-31.

4.张俊友. 重新认识教师绩效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07,(2):74-77.

5.马小强. 教师绩效评价该怎么评.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20日/第005版.

6.董银银,姬会会.再论教师绩效评价――基于国内教师绩效评价研究与实践的思考.现代教育论丛,2008(7):52-56.

7.林崇德,姜璐,王德胜 主编;李春生 分卷主编.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第343页.

 

 

--------------------------------------------------------------------------------

[①]张俊友. 重新认识教师绩效评价[J ] . 中国教育学刊,2007 ,(2):74-77.

[②] http://baike.baidu.com/view/122994.htm?fr=ala0_1_1

[③]董银银,姬会会.再论教师绩效评价――基于国内教师绩效评价研究与实践的思考.现代教育论丛,2008(7):52-56.

[④]杜育红. 教师评价:注重绩效还是促进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29-31

[⑤]重新认识教师绩效评价[J ] . 中国教育学刊,2007 ,(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