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困局的破解之道

发布时间: 2013-09-2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2013/09/25 发布者:ym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韩宝江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由来已久,学生苦学、教师苦教,社会舆论一直聚焦“减负”。然而,中小学生减负之路却步履艰难,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仍呈现“四多三少”状况。“四多”是学习时间多、家庭作业多、考试排名多、课外补习多,“三少”是睡眠时间少、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少、自主支配时间少。

 

    校长、教师是“减负”的关键

     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着力点,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减负的重要一环。一些学校也纷纷开展了减负的实践探索,比如,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突出作业设计理念,充分设计、严控数量、倡导自主、关注开放、强化基础、着眼能力;作业形式、评价方式、教师设计和分析、学生问题积累本、分层作业等。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推行“快乐教育”,作业“瘦下去”—教师先做精选习题;“走进来”—有效教学、作业进课堂;“活起来”—分层作业,培养能力,等等。

    作为教师,要利用好课内40分钟,要精讲多练,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上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作业减负办法。建立机制,协调控量,立足教学目标,优化作业设计。各学科协调统一,分层管理,严格控制教学内容难度、作业数量限度、时间跨度、难易程度。依据课程标准研究本学科的作业要求、在单位时间内的作业内容,研究本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作业的搭配形式和搭配方法。

    立足学生差异,优化作业设计分层。作业内容应有层次性、差异性、针对性,让学生在分层中求知。可以设计立足课堂的夯实基础型作业、基于课程的学科特色型作业。设计趣味性作业,题目设计实现生活化、情境化,让学生走进生活,在快乐中求知;动手型作业,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编一编。

     突出社会实践性作业,质疑探究、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充满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求知。设计与科研课题结合的总结感悟型作业、与节日课程融合的实践体验型作业。

    减少书面作业,丰富作业形式,如朗读作业、听力作业、活动作业、游戏作业、表演作业、口头作业、拓展性作业、自选性作业、绘图理解作业、观察型作业,等等;还可以让学生看电视节目、改编课本剧、知识积累卡、写主题日记,等等。

 

    “减负”令家长左右纠结

    “减负”年年喊,包含着太多的无奈和无助。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压力也都很大,除了课业负担,就是家长为孩子报各种校外补习班的经济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社会大环境也很重视学历是事实。其实,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优秀教师和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几所学校。校内减负了,校外就得增负,辅导班必须上,成绩不能掉下来。学校的减负,不过是把负担转嫁给家长和校外时间了。家长对中小学减负令的态度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希望孩子真正有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残酷的分数竞争是不可能回避的社会现实,多一个证书就多一块进入名校的敲门砖。不允许学科竞赛作为“小升初”入学依据,不允许学校打着培养创新人才的旗号,“以改革创新之名,行筛选学生之实”,类似的宣传多年来已经司空见惯了,事实上几乎没有什么约束效力。中、高考制度不改革,考试难度没变,录取分数线没变,僧多粥少的现实没有变,“减负”就是治标不治本。

 

    国情是探讨“减负”的基础

    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教材知识深度不科学、课程门类过多过泛,学生考试评价、教师和学校绩效考核,家长攀比、社会舆论导向、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等。

    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基础教育学校在办学质量、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是从源头上解决“减负”难题的可行性首要工作。强化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禁止学校收取择校费。持续推进中高考制度、评价制度改革,鼓励学校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多元评价体系,引导社会按照正确的教育观念评价教育和学校。

    从社会舆论环境建设方面讲,家长应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孩子的有益兴趣与爱好,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负”,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减负”,就像一则寓言故事里说的,如果给猫脖颈上系一只铃铛就可以给众鼠辈预警,可是谁肯冒险去系这只铃呢?即使小学阶段可以部分“减负”,获得暂时的喘息,而不久之后中考、高考来临时该怎么办?可预见的短时期内,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不均衡的现实不可能改变,中高考制度难有突破,国情是所有“减负”理论探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学校层面即使仅仅在作业方面适量减免,虽然值得肯定,但无异于杯水车薪。所以,在今后乃至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里,中小学“减负”仍是一道难解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