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07期:2010年美国教育改革蓝图

发布时间: 2010-04-07 来源: 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提高教育水准 奖励优秀典型

――奥巴马关于美国教育改革蓝图的讲话

2010313

所有美国人都会关注到本周的一条标题新闻――“许多国家已经在教育领域超过了美国”。今天人们在华盛顿谈论的热门话题不外乎当前的政治形势:每日的民意调查结果如何,哪个政党将会赢得11月份的大选。但是,对于你乃至美国都至关重要的事情却并非下届大选,而是我们如何才能增强美国下一代的竞争力。现实告诉我们:只有为儿童提供优质教育才能确保美国未来长盛不衰,教育对于美国的发展举足轻重。

美国在20世纪的繁荣富强得益于我们的教育体系。它为美国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中产阶级,其影响在深度和广度上都绝无仅有。我们大兴土木修建学校,重视数学和科学教育;通过《退伍军人复员法案》帮助退伍老兵进入大学学习;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大学教育产业化。籍此,我们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的发明创造,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标准,美国也因此成为推动世界创新的强力引擎。

毫无疑问,其他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各国正投资兴建更好的学校,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奖励,设立明确的高中教学质量标准,使学生在毕业时掌握更多技术。我们的对手非常清楚:今天在教育上超越我们,明天就可以在竞争中击败我们。然而,由于一些根深蒂固的分歧,我们却常常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之中,一直未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来加强我们的公共教育体制建设。

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失去了领先的优势地位。一份评估结果表明:在数学和科学两门学科,15岁的美国学生和全世界的同龄人相比,已经不再处于领先位置。根据我在开篇提到的那则新闻报道,美国的高中毕业率已经落后于大多数富裕国家,我们曾经引领全球的大学生毕业率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由此,不仅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受到了挑战,而且美国人民的未来也无比暗淡。众所周知,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不仅决定着他的收入水平,也是他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而现实情况比这些经济学数据更为严峻。如果我们不立即行动采取措施的话,难以计数的孩子将无法施展自己的天赋和才能。

我不能让儿童接受这样的未来,我也不能让美国接受这样的未来。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美国正在推进公立学校教育改革:保证学生拥有理想的发展前景,表彰和奖励优秀典型,挽救教育水平低下的学校,以使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国家享有最佳的成功机会。

在阿恩?邓肯这位杰出教育部长的领导下,我们开展了“争优竞赛”。为了获得联邦教育基金,各州相继开展教育改革,提高学业标准,奖励优秀教师,推行具有量化指标的教育评估,加强数学和科学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在完成高中教育时能够为升学和求职做好准备。

周一(315)我的内阁将向国会提交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修正草案,全面修订《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新方案(美国教育改革蓝图)重申联邦政府在教育改革和制定标准中肩负的领导责任,同时,具体实施教育改革还需要各州、学区和当地学校的鼎力推动。联邦政府制订的教育发展总体目标需要地方教育领导灵活自主地去实现。

根据教育改革蓝图的要求,取得显著进步的学校将会获得奖励,而学生成绩低下的学校将被当地学区淘汰。对于大多数处于二者之间的普通学校来说,当务之急是持续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美国的青年一代才会拥有光明的未来,他们才会符合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对少年儿童影响最大的人、最终指引他们取得成功的人正是站在教室中授课的教师。我们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奖励,使他们可以在岗位上安心工作。简而言之,我们将为教师提供专业人才应有的待遇。

我们在教育改革蓝图中制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每一名高中生毕业时都应达到升学和入职的基本要求,无论其出身背景和家庭情况。实现这一目标是异常艰难、旷日持久的事情,需要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还需要灵活应变的实施策略。这份努力对于青少年和我们的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当愤世嫉俗的批评家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时,我们坚信美国总能直面困难,战胜挑战,这一次也必定可以做到。

美国曾经在很多重大事件中知难而进:促进经济复苏,改革医疗保障体系,鼓励新能源和未来产业发展。然而这些努力所获得的成功和美国人民未来的成功最终并不是由企业家、医务人员或是科学家决定的。每天到教室上课的孩子们决定着我们的未来,他们在那里学习知识,憧憬未来,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2010年美国教育改革蓝图

美国总统奥巴马315向国会提交了《2010年教育改革蓝图――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发展纲要》,此次教育改革蓝图阐明了美国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四项目标和五项重大举措。

一、美国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四项目标

l      进一步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水平,确保每个班级都拥有

一位优秀教师,每个学校都拥有一位优秀校长;

l        吸引家长参与学校的评估和改进工作,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l        实施学生升学和求职规划标准,并与学生学业及学校发展评估相协调;

l        加大对于学业成就低下的学校的扶持和干预力度,提高此类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美国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五大举措

(一)确立完备的学生升学和求职规划标准

1.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标准

联邦政府明确表示:无论家庭收入水平、肤色、种族、语言和健康状况如何,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均应达到升入大学或步入职场的基本要求。联邦政府要求,各州制定高中生英语和数学毕业测评标准。教学水平相对落后的州必须提高本州的教学质量,从而形成一个各州通行的、国家级高中学生毕业合格标准。

2.完善学生学业评估体系

新的评估体系将与学生升学和求职规划标准相协调,更准确地评测学生是否掌握获得成功的必备能力。为此,将采用先进的评估技术,以便更准确地评测学生的学业进步状况,为课堂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3.提供完备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如语文、数学、科学、实用技术、历史、公民、外语、艺术、金融知识等学习科目。学区负责人、校长和教师在规划课程和教学时,应考虑到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采用基于实证方法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确保每一所学校都拥有优秀的教师和杰出的校长

1.培养优秀教师和杰出校长计划

联邦教育部将通过支持、表彰和奖励优秀教师的办法来提高全国教师的专业水平。根据学生学业进步情况和其他量化评估指标,各州制定教师教学专业水平评估体系,并依据该体系遴选优秀教师和杰出校长。评估体系应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发展方向和专业支持。

2.为相对落后学校培养优秀教师和杰出校长计划

联邦政府拟划拨专项资金,用以资助相对落后学校,培养优秀教师和杰出校长。各州应确保特别贫困的社区学校和少数民族学校也能够拥有优秀教师和杰出校长。

3.加强教师和校长的职前培训

落后地区学校的新教师培训工作将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联邦政府将监控教师职前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并对取得明显效果的教师培训项目予以经费方面的资助。

(三)确保公平,为每名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1.明确各级教育机构的责任评估制度

构建完整的教育机构责任评估体系,奖励进步较快的学校,对成绩不良的学校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长期无法取得进步的学校将会被淘汰。

2.满足各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学校应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帮助与辅导。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无论是学习英语的学生、残疾学生、无家可归的学生、移民学生、农村学生、有犯罪记录的学生,还是美国本土学生,学校都应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联邦政府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实施具体的项目活动,确保每名学生毕业时都能达标。

3.更加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

为了使每名学生都享有获取成功的教育机会,联邦政府将为校长和教师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各州和学区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育公平,按比例将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给贫困地区学校和普通学校。

(四)提高激励标准,奖励优秀典型

1.继续推进争优竞赛项目

实施“争优竞赛”项目,建立争创优秀的激励机制,促进各州和地方教育机构团结协作,深化教育改革,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为此,地方政府应制订综合性的教育改革计划,并提出具体措施方案。争优竞赛项目的激励机制对于各州和学区教育体制改革具有明显的示范效果。

2.加大对于优质公立学校的扶持力度

联邦政府将给予优质公立特许学校和其他具有自主管理权的公立学校以更大的扶持力度,支持当地社区创办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公立学校。

3.为学生顺利升入大学奠定基础

高中学校的课程设置对于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会产生直接影响。为此,中学阶段将增加选修课程的开设,为学生今后进行大学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这类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快速融入大学阶段的学习,所选课程的学分应能在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都获得承认。

(五)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1.推进教育创新项目

地方政府和非营利机构合作设立创新投资基金,用以资助已经取得成效的教育创新项目,并为开发下一代的教育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2.支持、表彰和奖励地方教育创新项目

根据当地的需要,各州和学区可以采取更大的灵活性有效利用联邦政府拨付的创新投资基金。学区可将联邦政府的创新投资基金与其他类别的基金统筹规划,用以鼓励本区的教育创新活动。

3.为学生学业进步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缩小学校之间、学生之间学业成就水平的差距,需要全社会付出努力。公共机构、社区组织和学生家长都必须参与其中,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为此,联邦政府将优先安排实施项目计划,整合社会资源,重新规划学校每日、每周和每年的课程安排,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强化学校和社区组织间的伙伴关系。联邦政府的目标是构建新模式下的学校、社区和家庭伙伴关系,使学生在校内外都能享有一个安全、可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教育环境。

 

北京教科院合作交流处  周玉龙

资料来源:美国联邦教育部网站

责任编辑  商发明  邹敏